家风,不在豪言壮语,而在举手投足的日常里。一张贺卡,可以照亮一位老人的心;一杯热茶,可以温暖一段奔波的旅途。善意,就这样静静传承,在温州的大街小巷、山野村落间,汇聚成一股绵长而温润的力量。
自今年6月“瓯越·好家风故事汇”接龙互动活动启动以来,已有1846个故事接力而来。或藏在书香灯火里,或落在柴米油盐间,它们不惊天动地,却能在不经意间温暖人心。
邱坚轮家庭
把善意种进孩子心里
让温暖照亮山野街巷
我叫邱坚轮。我们家的家风,藏在帮人的小事里。父亲是老实的农民,从不与人争;母亲日子过得省,却总是捐钱帮人,还常常拉着我们一起做公益。他们没讲过大道理,但那份善良早早刻进了我心里。
2015年,我跟着吴春莲老师做公益,还拉起一支志愿队往永嘉山区跑。家里的规矩很简单:“助人是福。”这句话,我也一直传给女儿余余。
我常带她一起去山区看望老人、孩子。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们去看望张阿婆。余余递上自己画的太阳贺卡,阿婆笑着抹泪。那一刻,余余趴在我肩头说:“阿婆笑了,我比烤火还暖。”我知道,那颗善良的种子,在她心里发芽了。
后来,她上初中,听说有公益捐米活动,就翻出半年攒下的零花钱,拉着同学一起捐:“爸爸说善意没边界,远方的小朋友也该吃热饭。”这些年,我们父女一起捐助了三万多元,走过瓯窑小镇、泰顺山区、珊溪库区,帮过上千人。
我常说,家风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小善意做实。或是一床棉被,或是一袋米,这些藏在山水间的温暖,就是我们家最好的传承。
娄增材家庭
从一杯热茶到一份担当
让爱代代相传
我叫娄增材。我们家最珍贵的财富,就是善良。
我的爷爷娄洪梅,在龙湾青山村开着一家小杂货店。店不大,却常年在门口摆着热水、茶叶和杯子。无论是司机还是路人,都能在这里歇歇脚。他常说:“能帮一点是一点,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那杯热茶,让我从小就懂得了善的滋味。
我的父亲娄国良是一名梭船船主。遇到困难的人家付不起运费,他总是免单。有一年,一户兄弟多的家庭急着建房,他一次次免费运送建材,直到房子落成。老人握着父亲的手,热泪盈眶:“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父亲的行动让我明白,善良不是施舍,而是担当。
耳濡目染中,我长大后也坚持做公益。工作后,我多次带队去山区看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每月拿出一半工资做捐赠。家里房子拆迁时,我也拿出补偿款的一部分捐了出去。我始终相信:钱放在我这里只是数字,能帮助别人,才更有价值。
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儿子娄伊涛,也在这份家风里成长。他在学校组织公益,为贫困孩子捐书,假期里去山区助老助残。看到老人眼里的感激,他更坚定了要把善意传下去的决心。
从爷爷的一杯热茶,到父亲的一次次免费运输,再到我和儿子的公益行动,爱与善就这样一代代传递下去。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家风,不在宏大的叙述中,而在一件件小事里。善意的传递,也许只是一张贺卡、一杯热茶,却能让温暖代代相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