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寂寥的古镇洋埠,又变得年轻、热闹和洋气起来了。
地处“金华西大门”的洋埠,曾经繁忙的水陆码头,因为水运的衰落,因为城市的虹吸,已经沉寂得太久。枕江而居、因水而兴,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十里琳湖、百年古樟、千方活水、万亩稻田,却很长时间没有热闹的集市、远方的客商、旺盛的人气了。
如今的洋埠,却已不一样:“一江水”共富市集,东风夜放花千树,鱼龙舞人车拥,带动各类消费超百万元;一个纯纯的土货礼包,俏销婺城,半年已销售超50万元;还有那一片片荷塘、一处处菜花,将金西沃野上美丽风景变成了“钱”景……
诗与远方,在这里重聚。这不就是未来乡村和小城镇该有的模样?
带来这些变化的,是一趟趟“共富快车”。今年以来,洋埠镇以党建统领共同富裕建设,首发强村公司、共富集市、共富工坊等“共富快车”,并不断探索路线、迭代升级。
经由这些“快车”,我们看见了一个个共同富裕的新样本,让我们一起“上车”感受一下!
样本一:升级产业链,榨出“共富油”
将筛选风干后的菜籽倒入榨油机,炒制、沉淀、过滤、出油……不一会,菜籽油的香味飘散出来,弥漫了满屋。近段时间,一乐堂村的菜籽油加工坊里,一整套榨油设备在源源不断地出油,再经过脱磷、蒸发、装瓶等一系列工序,一壶壶成品菜籽油正式出炉。
“靠着这些土菜油,目前为止,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达到了3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胡长浩自豪地说。小小的菜籽油,成了一乐堂村的“致富油”。
去年,一乐堂村成立和美田园·共富工坊,开始探索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他们先是购买菜籽进行榨油,后通过土地流转在村内开拓150亩农田用于种植油菜花,今年4月完成收割后,总计收获近11吨菜籽。今年6月,投资购买了全新的榨油设备,全新的加工场地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在奔向共富的过程中,一乐堂村村两委干部亲力亲为,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夏天天气炎热,面积并不大的操作间内温度甚至可以达到70摄氏度,但榨油时离不开人,大家个个热得汗流浃背,可是没有人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加工坊的日均产油量可达到1000斤。
从播种到收割,从加工到销售,如今,一乐堂村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不但增加了农副产品附加值,还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一乐堂菜籽油也小有名气,积累了一大批回头客,目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样本二:种下“共富莲”,风景变“钱”景
走进让宅村,映入眼帘的是“荷叶田田,荷花依依”的美丽景象。6月中旬以来,20来亩水果莲蓬进入集中采摘期,每天,共富工坊里都活跃着村两委干部的身影,采摘、包装、运送、销售,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去年,让宅村利用村里的闲置水塘开始试种水果莲蓬,第一年就获得了两万元。钱虽然不多,但为村两委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于是,村里顺势成立了荷美让宅·共富工坊,发展“荷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让美丽风景变“钱”景。
“以前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也没什么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如今,水果莲蓬每天都可以为村里带来四五千元收入,为期四个月的采摘预计可为村里带来15万元的经营性收入。”村党支部书记胡金泽说。
水果莲蓬成熟后,每天早上天不亮,胡金泽就带领村两委一起采摘水果莲蓬,联系客户。品质好的留下销售,品质差的他自掏腰包购买。今年,村里还创新性尝试“鸭莲共生”模式,在其中一块荷塘里养了200只鸭子,利用有机肥促进荷花生长,让鸭子产蛋为村集体额外增加收入。
“跟着村书记,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做好。”在副书记胡雪红看来,在胡金泽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得到了增强。今年,让宅村成功申请未来乡村创建,污水管网改造、洗衣房新建、产业楼建设等40多个工程也都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样本三:百亩辣椒铺就火红致富路
在湖前村“尚睦初心园”,每天一大早都可以看到党支部书记钱和平在田里采摘白皮辣椒。“尚睦初心园”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湖前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垦闲置土地而建成,由党员认领种植。
“原先这里是建筑垃圾堆放场地,环境脏乱差,群众意见非常大。去年,我们下定决心,带领党员、村民大力整改环境卫生,首先就对这块地进行了整合利用,筑起了古色挡墙,种上了白辣椒、茄子、南瓜、番薯、西红柿等蔬菜,并用老屋拆除留下的木料和青石搭建起古朴凉亭,我们把它取名为‘尚睦初心园’。在旁边,我们还建立了百亩辣椒种植基地,这是我们村的共富产业。”钱和平兴致勃勃地边走边向记者介绍道,言语中充满对湖前村发展前景的美好希望。
去年,湖前村成功注册“溪里旺”特色农产品商标,正式开启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之路,村里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建成辣椒种植基地,一方面给规模辣椒种植户每亩500元补贴并承诺辣椒成熟后按照市场价收购,以此调动村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目前,全村共种植辣椒100多亩,并建成一条手工剁椒生产线,不断延展产业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年可为村里带来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样本四:共富市集共享人间“烟火气”
“没想到这种手工馄饨如今依然这么受欢迎,我准备好的这些一个早上就全部卖空了!”洋埠老街馄饨店店主许仙竹说道。
端午节之际,洋埠镇在老街举办以“记住乡愁”为主题的“一江水”共富市集,邀请众多“老味道”回归。今年4月以来,洋埠镇累计举办三期分别以“复古怀旧”“夏日纳凉”“记住乡愁”为主题的“一江水”共富市集活动,带动各类消费超百万,系列的活动受到新华社、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中央和省市媒体的关注,还被评为省级精品乡村市集。
除此之外,各村纷纷立足本村优势,将叫得最响的“土特产”在集市上进行摆摊售卖,青阳洪村的肉圆、湖前村的白皮辣椒酱、让宅村的水果莲蓬和土鸭蛋、东十村的麻糍等,打响了品牌,带来了集体收入。
洋埠镇党委副书记蔡晋三介绍,目前镇党委已经重启“老街”招商,通过出台房租“三年两减免”的优惠政策,丰富新业态布局,恢复老街曾经的繁华。另外,作为承载洋埠夜经济的下潘夜市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预计9月份开始营业。
样本五:强村公司整合资源助增收
“豪迪公司刚跟我们定了100来份土特产,给我们带来3000多元的创收!”近期,洋埠有米强村公司负责人陈智慧高兴地说道。在一旁,干事谢丽芳正忙不迭地打包礼盒。
洋埠有米公司是在镇党委的带领下,由15个行政村共同出资成立的强村公司,通过带动农产品销售,有效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今年以来负责建设和运营下潘共富市集、共富交流会、共富工坊、研学项目,完成本地农特产产品选定以及“洋埠土货”标签包装设计,推出198元礼盒套餐,并对接浙中婺乡和中邮易购等平台,开辟专项栏目,设立多个展示点进行亮相展销。据了解,上半年完成各项收入超50万元,预计全年能够增收150万元左右。
记者手记:
党建聚力,共富先行。
今年以来,洋埠镇紧紧围绕“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镇域样板”总目标,制定“1+3+X”共富工作体系,1即“一江水”共富品牌,3即共富市集、共富工坊、强村公司三个重点共富项目,X即研学、共富灶等若干子项目,建立由镇党委主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强村公司为主体,行业协会、企业、村民等多方参与的共富模式。
共富工坊遍地开花,特色农业产业逐渐发展,共富市集火热“出圈”,强村公司实现盈利……如今,洋埠镇党委、政府全域谋篇布局的共富体系日趋完善。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也深刻感受到,在党建引领下,洋埠镇村两级班子谋发展、奔共富的决心以及干事创业的热情。
今年,五都钱村继续发展特色研学道路,开辟20余亩“共富示范田”用于研学活动,预计可为村里带来20万元的收入;青阳洪村种植50亩黄豆,传统古村落二期工程也在开展中,打算依托民宿、共富工坊完成100万元经营性收入任务;后彰陈村和寺前杨村受土地条件所限,无法尝试农旅融合、厂房出租等路径,于是另辟蹊径谋划发展养殖业,目前在对接场地。
洋埠镇深挖各村资源禀赋,将青年干部和互联网、短视频相结合,通过搭台唱戏,让菜籽油、白皮辣椒等本地好货“触网”出圈,发展规模化、品牌化的绿色农业产业,为传统产业换装“新引擎”。
共富,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洋埠这片土地上,奋斗的脚步在不断迈进,共富的故事还在不断书写……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