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在滨江奥体中心拉开帷幕。为确保赛事期间非机动车秩序与市民出行体验,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单车企业启动多层级保障机制,构建赛事出行服务闭环,用汗水为观众编织出一条高效、温暖的“出行绿廊”。
下午4时,距离比赛开始还有3小时,奥体地铁站附近已人潮涌动。身穿蓝色马甲的哈啰运维员向师傅在地铁口清运车辆,“通过共享单车到现场的球迷很多,为确保热点出入口的通行安全,我会根据管理部门的指挥,及时对满框的车辆进行调度,给后来的球迷空出停放空间”他擦了擦汗,指向身后非机动车停车区,“半小时前这里还空着,现在都停不下了。”
一旁的执法队员也没闲着。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队员通过指挥中心提示,第一时间通知单车公司:“奥体中心码头东南侧、飞虹路文涛路西南侧出现瞬时堆积,请立刻派调度车清运!”单车运维接到清运通知后,在5分钟内完成响应,30分钟内便抵达指定地点进行清运。
晚7时,比赛哨声吹响,场外却迎来另一波高峰——未能抢到票的球迷聚集在场馆广场周边为国足呐喊“加油”。面对持续涌入的共享单车,为防止退场拥堵,在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带领下,哈啰单车运维井然有序,一人负责一条路段,持续对路面未规范停放、无序、堆积的情况进行巡查并处理。
赛事的热度持续了整夜,滨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单车企业运维团队也默默“陪跑”全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单车;交通责任编辑:吴珂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