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龙翔桥有个海鲜批发市场,又有上城区最大的龙翔桥农贸市场,改革开放,粤风北上,于是诞生了杭州夜宵大排档的鼻祖——龙翔桥大排档。
到最辉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十四五家大排档从傍晚六点喧闹到凌晨四点,每家少说有二十几张折叠桌一直摆到路中央,三教九流、喝五吆六,满地小海鲜价廉物美,一桌小酒菜有滋有味。
“王大姐”、“二盅”、“娘舅”……这些老杭州都晓得的排档老板,也很快巩固了他们在杭城美食界的地位。
热闹持续到2002年,东坡路拆迁改造,龙翔桥大排档才淡出江湖。
当年的排档老板们,如今在干吗?还能吃到他们的招牌菜吗?
海鲜代加工是雏形
“娘舅”家的四大排档
1994年,“龙翔”、“孟记”、“好龙翔”、“新龙翔”相继在东坡路开张。这四家大排档其实是一个家族经营,创始人是孟宝生、孟定英兄妹俩。
孟宝生做了“龙翔”、孟定英做了“孟记”、孟宝生的女儿孟红影开了“好龙翔”、孟定英的干儿子开了“新龙翔”。
在拆迁潮中,惟有“好龙翔”幸运地不在红线内,是惟一原地原址、香火延续至今的龙翔大排档;而“新龙翔”在东坡路拆迁后,开到建国路,改名““小南洋螺蛳王”,前两年,“小南洋”老板娘吴莎(孟定英干儿子的妹妹)也杀回东坡路,在“好龙翔”隔壁开了西湖鱼·烤·小南洋。
孟宝生做过电扇总厂的工会主席,人缘好,做事公道,在龙翔桥一带被尊称为“娘舅”,龙翔桥大排档的雏形,就是从“娘舅”兄妹在家中为海鲜商贩加工海味开始的。
“我家老房子就在东坡路上,海鲜批发市场的经营户忙到凌晨,就拿点虾、贝壳类的小海鲜到奶奶家来加工,喝点小酒。爸爸和阿姨就帮忙做,很简单,开水一汆,每次收个一两块加工费,那应该是1985年,所以我家应该是东坡路排档的鼻祖了。”孟红影说。
再后来,过夜生活的人也来了,买点小海鲜到孟家加工一下,吃完,再下碗面,客人就这样慢慢多了。
“人多后,我们借了邻居的房子当厨房,还是以来料加工为主,那时龙翔桥夜排档还没成气候呢。这样做了几年,我家老房子拆掉了,再租了别人家房子做,四家排档开出来,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2001年,孟宝生脑溢血突发,死在店门口;接着,孟定英也患癌症去世,“龙翔”和“孟记”都不开了。再过了一年,龙翔桥菜市场拆了,海鲜批发市场也搬到农都,东坡路上的商业房拆的拆、散的散。
“现在‘好龙翔’的营业额和以前差不多,但氛围差了很多,排档生意是要人多烘出来的,所以5年前,我又开了好龙翔龙井店,那儿环境好。”孟红影说。
“二盅”这名号怎么来的?
龙翔桥第一家有店面的大排档叫“二盅”,1993年开的。
“二盅”既是店号,又是人名,小酌两杯,怎么听都跟夜排档的气场很搭。
老底子东坡路上,有个开茶馆的老太太喜欢给附近的伢儿起绰号,取来取去,都带个茶盅的“盅”字——十一盅、十二盅、十三盅……
倪杏根就是“十二盅”,后来大家叫烦了,省了“十”字,再叫下去,后来人只晓得“二盅”,倪杏根倒是少有人知了。
“二盅”也是龙翔桥的“坐地户”,长生路念的小学,东坡路上开过理发店。他的排档最开始卖盒饭、面条,专做排档后,从八张桌子做到楼上楼下二十张桌子、三四只包厢,规模数一数二;王大姐的店面,最早就是向“二盅”租的。现在,“二盅酒家”开在浣纱路,在滨江的一家高级会所里还开了分店。
倪杏根今年51岁了,不会烧菜。他说,当年做夜排档,是看到龙翔桥有“天时、地利”——环境闹猛,新鲜的海鲜、蔬菜货源不愁。
“我问理发店旁边一个卖点心的,一天有多少好做?他说,你‘二盅’要是做,生意肯定比他们好。我说为啥?他说我社会关系好,他就这样说
-《快报时间》昨晚抢答
请问,保俶塔的别名是什么?
答案:应天塔,宝石塔,保叔塔。三者答对其一即可。
的,我听了真没多想,就上手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办公司、做生意刚开始,说粤语、吃排档,处处学广东,来吃排档的,很多还是有点钱的,另外就是歌厅唱歌的,出来后,吃吃喝喝,继续下半场。
“不过,大家生意好最关键还是东西新鲜,那时候蛏子个个好,还有种杭州话叫‘圆蛤’的,小的有海瓜子,大的有从没见过的虾蛄,一天要卖六七十斤,师傅烧的时间长了,眼睛闭牢烧菜都没问题。”
“在龙翔开排档,最惬意的就是后半夜,几家关系好的老板忙好生意,要么去他们店,要么来我们店,边吃边聊;像王大姐我是叫恩娘的,现在还常和她儿子朱军喝茶……”
仁和路开新店
王大姐门口站了一个月
66岁的王大姐,早年间从绍兴逃难逃到杭州,兄弟姐妹9个,她是老二,8岁开始跟老爸学生意,做排档前,在海鲜批发市场卖过海鲜、学士路开过小饭店、东坡路上摆过流动摊。
后来,东坡路的流动夜宵摊被取缔,王大姐这才去找“二盅”租店面,时间是1996年。现在,“王大姐”仁和路店和城西店分别由女儿、儿子掌管。
“妈妈从小帮家里烧菜,手艺很好,像酱鸭、炒螺蛳、包心菜炒肉片,炒笋片、蘑菇、面筋砂锅,现在我们城西店、仁和路店一年卖掉4万多只酱鸭,都是按她的法子做的。”儿子朱军说。
龙翔排档里,“王大姐”是最早走的,2001年就开了仁和路店,开始没生意,王大姐在店门口站了一个月。
“她要客人知道这是龙翔桥过来的王大姐重新开的店,食客是认人的嘛,生意才慢慢好起来,到2008年,我们又开了城西店。”儿子朱军说,“现在她得了癌症,但不是很严重的那种,看得好的。我在交行做过5年,妈妈一心想我和姐姐去吃公家饭,不要像她那么苦,可她身体不好了,我们还是回来帮忙了。”
朱军说,现在有机会还是想开大排档,这是他们的强项。
“最好的位置应该在钱塘江边上,九堡沿江地块也不错,就跟广州珠江边的大排档一样,一定会有人气。如果那里有地方,我会去,‘二盅’肯定也会去,我们感情很深。”
那些留下来的龙翔招牌菜
龙翔桥大排档上菜奇快,一盘菜通常两三分钟就能摆在食客面前。自家做的各类酱货、腌货早早就码上了盘;浓油赤酱的“脚圈”一直趴在门口煤饼炉上“嘟嘟”炖着;明档里的各式海鲜、肉类、蔬菜喜欢怎么搭配,随口报来,猛火爆炒,锅勺敲得当当响,够镬气,清水白灼,吃个原味清爽;面筋、千张、蛋饺,配上胶菜、粉丝,浇上鸡汤放在砂锅里一烧就成……
吃到如今,食客们依然捧场的还是那些杭帮家常菜,像“王大姐”家的酱鸭、鲞扣鸡、椒盐濑尿虾、面筋砂锅;“二盅”的卤鸭、腊笋扣肉、干蒸鸡;“好龙翔”的醉湖蟹、酒糟鸡、酱鲫鱼;“小南洋”的各式螺蛳、家烧臭豆腐……
当年龙翔系排档的老板,大部分不会做菜,请的多是些外地厨子,当然不可能是大牌;有的老板回忆说,只能说做得不差,小海鲜和家常菜烧法并不复杂,贵在食材新鲜。说到底,大排档就是个释放压力的地方;白天求饱,晚上求乐,对“夜猫子”来说重要的是氛围,放松才是目的,放任之余,留下与朋友在一起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