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物流中心正式启用

字体:
—2023—
06/21
19:06:26
2023-06-21 19:06:2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翁宇君 实习生 裘伊涵

  浙江在线6月21日讯(记者 翁宇君 实习生 裘伊涵)6月21日,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物流中心“国际一号”正式启用。今天上午,浙江在线记者第一时间探营,带大家感受它的科技范儿。

  上午10点半,杭州第19届亚运会物流中心仓门打开,无人叉车在托盘间穿梭,无人机缓缓升空复盘清点库内货物,几名操作人员穿着“流浪地球”同款外骨骼设备,正把最后几箱货物搬进车厢。在同仓200多位杭州亚运会物流中心运行团队成员的见证下,亚运干线车出发前往金华体育中心体育场,运送杭州亚运会首笔出库订单。

  亚运和亚残运赛事期间,6座办赛城市,45支国家和地区代表团,56座竞赛场馆,近百座训练场馆和接待酒店,超万名参赛选手和技术官员,逾十万吨亚运办赛及参赛物资——都将由一张庞大的物流网络串行并联。如果说物流系统是保障杭州亚运会的中枢系统,那么杭州亚运会物流中心则是那颗心脏,各类亚运物资将从这里精准送达各地。

  这颗“心脏”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域,建筑面积超7.2万平方米,由圆通速递独家承建运营。物流中心内,两座连体智能物流仓分别承担着境内外物资的转运职责。在物流中心,多达700余人的专业团队将分区管理开闭幕式、计时记分、服装、后勤等各类物资。赛事期间,这里将吞吐超过10万吨各式物资,高峰期日处理量可超过1000吨。

微信图片_20230621163431.jpg

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物流中心 裘伊涵 摄

  如何应对和处理如此规模庞大的物流任务?“国际一号”给出的答案是“智慧”。

  在境外仓所在位置,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可穿戴外骨骼设备。只见工作人员穿戴上一个形似书包的轻便设备后,便可轻松“拿捏”重物。“这款外骨骼设备可以为搬运者在腰腹和颈椎的位置提供支撑,使搬运物资更加轻松省力。”圆通亚运物流指挥中心场馆项目经理范凡介绍,该机器人可提供30公斤助力,减轻使用者50%搬运负担。

  该工作人员补充表示,物流中心仓内还配置有排患机器人、无人扫地车等各类智能物流装备,精准高效保障物资流通,并实现调配使用全流程可视、可控、可追溯。

  除了“智能”,“国际一号”的关键词还有“绿色”。圆通亚运物流指挥中心仓储项目经理迟宏斌介绍,“国际一号”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全仓采用无纸化作业,从仓储配件到包装纸箱,均采用绿色可循环材料。此外,屋顶建有光伏发电项目,1845块高效单晶硅光伏板每年可发电132万千瓦时,可充分满足物流中心自身用电需求,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32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责任编辑:王志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6月21日,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物流中心“国际一号”正式启用。今天上午,浙江在线记者第一时间探营,带大家感受它的科技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