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日讯(记者 李心怡)“场馆运行得好不好,看95%以上的问题是不是在场馆内解决,这是一个判断标准。”在今天举行的杭州亚运会场馆运行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杭州亚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毛根洪如是说。
发布会现场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本届杭州亚运会创造了多个历史之最。其中包括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多达12000多人,随队官员5500多人,是史上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项目最多,其中包括40个大项、61个分项、481个小项。
同时,亚运会的56个竞赛场馆分布广,除了杭州外,还涉及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等地,让更多人在“家门口”体验亚运氛围。
但这也对亚运会场馆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集中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项目,游泳比赛一结束,第二天就要举行跳水比赛,10月4日跳水比赛结束,又要转换成花样游泳项目,这就对赛事衔接提出挑战。
再比如,一个运动员从报名到参赛再到返程,涉及到注册报名、交通运输、亚运村住宿、参加比赛、接受兴奋剂检测、返程等一系列事项,是一条完整的链条,每一环节都要有条不紊。
杭州会怎么做?毛根洪在会上给出了答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博采众长,聚沙成塔;深耕一线,不断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杭州从开始建设场馆之初,谋划场馆运行已经同步进行。”毛根洪说,学习北京奥运会、雅加达亚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场馆运营经验,立足杭州实际,寻找场馆运行“杭州模式”。
此外,在亚运会前夕,通过大量的测试赛和桌面的推演,不断实践,完善赛事活动各个环节。对于发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了一赛一方案、一馆一方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