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有爱无碍 | 藏在细节里的幸福感 老高和朋友们有场健身之约

字体:
—2023—
10/23
14:52:41
2023-10-23 14:52:41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李心怡

  编者按:丹桂时节,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热进行。以“无碍”助“有爱”,用心用情为残疾人提供便利,贯穿于亚残运会的筹办始终,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团结互助更彰显了浙江残健共融、平等尊重的环境氛围。浙江在线推出特别策划“有爱无碍 拼出美好”,通过对文旅、就业、交通、体育、人文、科技等“无障碍”的细致洞察,向世界展现一个“无微不至”的浙江。

有爱一刻 短视频

  浙江在线10月23日讯(记者 李心怡)“舒服!开心!感觉身体机能越来越好了,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在杭州市钱塘区河庄街道文体中心的无障碍泳池里,59岁的肢残人士高关跃感叹。

  这几天,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场内,运动员们奋勇拼搏、顽强不屈;场外,体育热潮延续,一系列无障碍运动环境的建设吸引着更多残疾人参与健身,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近日,浙江在线记者来到杭州河庄街道文体中心,感受场馆里的那些暖心设施和服务。

  “下水神器”圆了老高30多年的梦

  在文体中心无障碍游泳馆门口,记者遇到了坐着轮椅前来游泳的4位残疾人朋友,他们都住在钱塘区,因为年龄、爱好相似,每周都会组队来这里运动。

  “马拉松、游泳、篮球、轮滑等项目都很喜欢,尤其是游泳,这里的无障碍环境让我重新找到了儿时在钱塘江边游泳嬉戏的感觉。”今年59岁的高关跃是他们当中的老大,也是无障碍游泳馆建成之后第一个下水的残障人士,受伤之后的他一度30多年都没有下过水。

  顺着老高手指的方向,记者注意到泳池边的一台无障碍升降机。

高关跃在无障碍泳池升降机的帮助下下水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这是一台帮助残疾人下水的升降机。”场馆负责人邱金城说,“以前至少需要四五个人同时抬着残疾人下水,且有很大安全隐患。现在有了它的辅助后,只需一两个人简单操控,残疾人就能顺滑下水游泳,既保存了体力,又安全高效。”

  换上泳裤,戴上泳帽,穿上安全防护装备,老高熟练地挪坐上这台升降机,并系好安全带。在工作人员的遥控操作下,机械臂缓缓转动方向,将老高顺利送入水中,整个过程用时不到3分钟。

  利用手臂力量,老高在水中以仰泳的泳姿击打水花,速度不快,但很自在,边上还有安全员时刻保护他的安全。“一开始他不肯下水,怕柔软的一面暴露,没想到现在能游得如此熟练。”一旁的工作人员禁不住感慨。

高关跃在游泳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除了“升降神器”,无障碍游泳馆里还有很多为残疾人打造的暖心细节——80至130公分适合残疾人游泳的水深、各通道间的无障碍坡道、更衣室里的护理床、淋浴间内小凳子……一应俱全。

游泳馆内的无障碍坡道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游泳是非常适合残疾人的一个运动项目。”浙江省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会长胡雄华表示,从健身的角度来说,因为水有浮力,对残疾人的关节损伤小,对于他们的锻炼康复会有很大帮助,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可以体验游泳的快乐。

  自2021年11月举办首场无障碍游泳活动以来,这里先后开展了7场游泳活动,助力400多位残疾人实现下水游泳的愿望。

  1米5的篮球架让老滕成为“投篮高手”

  游完泳,老高和朋友们滑着轮椅,通过一道道无障碍坡道、直升电梯、感应闸门后,一路畅通来到篮球馆,开展投篮运动。

  这里的篮球架有些特殊,为可伸缩形态。为了方便轮椅残疾人运动,场馆工作人员特意将篮筐高度调整至1.5米左右,也就是标准篮筐高度的一半。

  一行人年纪较小的滕利军是投篮的一把好手,一到此处,他便迫不及待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篮球开始投篮。双手持球,摆好姿势,而后右臂抛出,左臂伸直。一个完美的抛物线后,只听见“啪”的一声,篮球稳稳入网。

滕利军和朋友们正在打篮球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自己的不同曾使滕利军敏感自卑,“很害怕去人多的地方”。后来接触到篮球运动后,滕利军变得自信乐观:“篮球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更好融入了社会。如今家门口就有无障碍篮球馆,对我来说很幸福。”

  记者注意到,整个篮球馆分为上下两层,在上层看台上设有观众坐席和轮椅观赛区。钱塘区残联负责人屠强介绍,这里专门搭建了轮椅升降台,面积不大,刚好能容纳一把轮椅一个人,让残疾人朋友能轻松登上看台,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

工作人员正在操控轮椅升降台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球馆的无障碍化离不开残疾人和多方共同的努力,“在设施改善期间,我们邀请了一些残疾人朋友过来体验,他们会从更独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一起携手打造更好的无障碍环境。”屠强说。

  听铃辨球、闻声前行让视障群体收获幸福感

  “叮铃铃铃……咚”隔壁的板铃球运动室里,击球声、响铃声回荡不绝。两位来自河庄街道的视障朋友徐海清和沈海丹正在这里进行球艺“切磋”。

板铃球活动室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板铃球是一项适合盲人在室内开展的对抗性球类项目,有点类似乒乓球。板铃球内置小铃铛,滚动时会发出清晰的铃声,对战双方分立球桌两边,根据铃声判断球的运动方位,用球拍击打小球来进攻和防守。球桌的特点在于边上有围挡,能够把球完全挡在桌子里,以便盲人更好地控制球。

  “打板铃球得靠听力,球速快起来的时候,需要马上判断方位,这对我们的听觉和协调灵活能力非常有帮助。”徐海清说。

  另一位球友沈海丹也接过话茬:“板铃球特别有意思,既能竞技,又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盲人间的交流。现在河庄文体中心专门为我们设立了板铃球室,过来非常方便,在家门口的运动中我获得了很多快乐。”

  走出板铃球室,一条条路面铺设的电子盲道格外醒目。原来,这是徐海清团队独立开发并获得专利的电子盲道,目前,他还是浙江省助残技术研究院的副院长。不同于马路上的普通盲道,电子盲道适用于盲人在室内的立体空间行走,只要听到盲杖和盲道接触后发出的声音,他们便能循声前行。

电子盲道 浙江在线 记者 李心怡 摄

  “视障朋友可以在文体中心入口处免费租用导航盲杖,结合手机小程序平台,就可以在室内精准定位,导航行走。”徐海清告诉记者。

  此外,河庄街道文体中心还有残疾人跆拳道训练馆,聘请专业社会组织对已注册的低龄残疾人运动员开设一对一训练课程,提升专业竞技水平。

  “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无障碍化的体育运动场所让残疾人在获得良好身体机能的同时,还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幸福感也在一处处细节中应运而生。”徐海清表示。

  ❤数”说有爱

  河庄街道文体中心的这一幕,是浙江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浙江残疾人友好环境建设持续优化,追求的不仅是竞技成绩的提升,更是全民健身的前行。目前,浙江已有2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过去五年,仅“残疾人文体活动进社区”浙江就开展了近3000场。不论是杭州的残疾人轮椅柔力球、宁海的残疾人桌上冰壶球,还是诸暨的残疾人空竹操、舟山的校园阳光篮球康复操等,都深受残疾人的欢迎,增强了他们的健身意识,映照出社会的温度和幸福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游泳;浙江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这几天,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场内,运动员们奋勇拼搏、顽强不屈;场外,体育热潮延续,一系列无障碍运动环境的建设吸引着更多残疾人参与健身,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