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悠然见南山路

字体:
—2025—
08/10
10:14:23
2025-08-10 10:14:23 来源:浙江宣传

  西湖的南面诸山,被统称为南山。南山有条路,被称作南山路。

  南山路的一头连着解放路口的都市繁华,一头是杨公堤外的湖光山色,环拥着小半个西湖。不同于苏堤、白堤的诗意,北山街的厚重,南山路的风情很难只用一个词来概括。

  有人喜欢它的文艺,有人醉心于它的美景,有人热爱这里的生活气息。不同时代的遗迹,在南山路上层层叠叠,勾连起千年杭州的历史故事。

  一

  从杭州湖滨一公园出发,沿南山路向南而行,到万松岭路口为止,路旁尽是学名悬铃木的法国梧桐。这些栽种于上世纪50年代的行道树,夏天枝叶繁茂,掩映着路边或古朴或雅致的建筑,让时光陡然间慢了下来。

  也因为西湖水以及这些树木、建筑的存在,南山路的风景被渲染出多个层次,“西湖十景”中,有三个就在南山路边。

  比如柳浪闻莺的生动“西湖杨柳风流绝”,柳树是西湖文化的一部分,而柳浪闻莺又是西湖柳树的代表之一。相传,南宋时,这里是皇家御花园“聚景园”,遍植垂柳,柳丝如浪,莺啼婉转。如今,对外开放的柳浪闻莺,可以搭帐篷、喝茶、吹风,市民游客在其中感受勃勃生机。

  柳浪闻莺公园内,小桥流水的光影效果,再加上满眼的绿意,被网友称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比如雷峰夕照的治愈。有人喜欢日出的朝气蓬勃,也有人喜欢夕阳落下时的平静与治愈。南山路沿路,正对着西湖的大片开阔水面,是夏天欣赏日落的绝佳之处。相比新晋的网红观赏点集贤亭,在长桥看雷峰夕照属于老牌的打卡地。

  长桥落日,虽没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阔,但漫天的晚霞,和倒映在水中的山、亭、塔、桥、船为一体,水光潋滟间,是独属于江南的落日景象。南宋时期,李清照落笔写下“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睹景思人。此外,雷峰塔下许仙与白娘子、长桥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也常常让人感怀不已

  比如南屏晚钟的宁静。南山路万松岭路口往西,南山路折成了东西走向,南屏晚钟就源自路边的净慈寺。每天早晚,寺内钟声敲响,回荡于西湖的山水之间,让人心生宁静。南宋时的一个清晨,诗人杨万里在净慈寺送别好友后,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字里行间流动着西湖荷花的别样魅力

  “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它好像是敲呀敲在我心坎中。”只不过,因为现代社会的繁华与喧嚣,难得有“万籁此俱寂”的时候。想来,南屏晚钟的声音,有心人才能听得到。

  看过南山路的风景,更能明白西湖之美是自然和人文的深度融合,是处处有景,也处处有人的故事。

  二

  相比于杭城其他的路,南山路的文艺范儿可能是最足的。

  浙江美术馆、中国美院(南山校区)、潘天寿纪念馆等都坐落于此。“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全年不间断的艺术展览,在悄然间涵养着一座城市的艺术气息。

  南山路边的浙江美术馆,白墙黛瓦与玻璃幕墙相映生辉,“新江南”的典雅与活力全然具象。起初,有很多人质疑,在寸土寸金的西湖旁建美术馆是否太过奢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拍板决定:“就建在西湖边。”

  到了秋季,中国美院每年的“秋叶艺术节”上,金黄的落叶不会马上被清扫,而是会被学生们收集起来,塑造成不同的造型,供市民游客拍照打卡。艺术和生活,其实并不遥远。

  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还让南山路成为众多名人的寓居之所。词人李清照、南宋画家刘松年、近代书画家潘天寿、桥梁专家茅以升等人曾居住在此,他们有的留下了故事,有的留下了建筑。

  比如坐落在南山路189号的澄庐,是“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与周恩来的会晤之所。88年后的今天,行人可从澄庐门口随意穿过,而那段家国风云的故事,成了这幢三层小楼的一部分。

  三

  “一条南山路,半部杭城史。”西湖边的钱王祠,是后人为了纪念吴越王钱镠所建。他兴修水利,保境安民,奠定了杭州城的基本格局。而以南山路为界,城市的繁华和西湖的诗意就在一个转身之间。很少有人知道,南山路成为路,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情,在更漫长的岁月里,它曾是隔绝人湖的天堑。

  吴越国、南宋时期,南山路一带乃是都城的西城墙沿线,杭城居民日常出城,可以从涌金门与清波门出入。民谣“清波门外柴担儿”,说的就是柴夫进山砍柴、进城卖柴,往来清波门的场景。

  到了民国,这道古城墙才开始被逐渐拆除,形成道路,南山路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政商名流兴建别墅、寓所。新中国成立后,南山路的功能逐渐多元化,道路本身亦经历拓建,面貌日新。

  南山路的变迁,让西湖的诗意与灵动,在历史的缓步前行中逐渐浸润着百姓的世俗生活,西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真正进入我们的生活。

  行走在南山路上,可拥抱西湖的潋滟水色,又可享受时尚现代的都市生活。法国梧桐的绿意过滤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沿途公园的广阔绿意更提供了随时可以遁入自然的可能。沿路的茶馆、咖啡馆、小酒馆隐于树荫之中,为“偷闲”的人们提供绝佳的场所。集贤亭附近更是游人汇聚之地,湖风习习,笑语喧哗,是另一种生动的热闹。

  陶渊明云:“悠然见南山。”从北走到南,东再走到西,在南山路走一走,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悠然自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