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浙江各地在基层治理中形成了一系列新探索、新实践、新成果。
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记者 李心怡)“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要记得分类,骑电瓶车必须带头盔……”社区书记张敏华正在为刚搬进这里的住户们上“社区第一课”。10月底,浙江在线记者随媒体采风团来到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探索“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招数。
邻里社区是杭州第一个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设立的新型社区,居住着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1.1万名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1岁。“社区第一课是把矛盾预防工作走在前,通过培训引导,让居民们了解社区生活规范,同时也促进了大家的交流互动。”张敏华笑脸盈盈谈道。
邻里社区文化家园门口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住得好,问卷中“选”出幸福答案
“社区环境好了,大家住得舒服了,矛盾自然也少了。” 张敏华对于“枫桥经验”基层治理的理解是要从矛盾的前期预防抓起。
去年,社区给住户们发了3700多份问卷。里面几乎都是选择题,比如,宿舍内要不要改,电梯要不要加装?绿化要不要增加?只需填写是或否,居民的需求就能反馈到社区管理处。
“与其用填空题去等他们的答案,不如换位思考去想到底需要什么,让他们做选择。”张敏华表示。
结合大家的意见,梳理出精准需求后,通过讨论、招标、出资,今年4月,邻里社区1400余间宿舍呈现出崭新面貌:墙面干净了,房间里有沙发了,电梯能直达6楼,还加装了智能门锁……门外,停车场、主题餐厅、运动公园、青春书咖等环境设施应有尽有。
邻里社区居民楼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感觉像来了新家一样,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是明亮的房间,一切都很温馨舒适。”住户汤和明毫不吝啬对这里的夸赞。
派出所每月治安警情数字的大幅下降,印证着邻里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正不断上升。
留得下,一站式托幼园满足子女教育
“我叫罗子龙,欢迎大家来到幸福里幼儿园。”在邻里社区嵌入式幼儿园里,一名小男孩热情地向浙江在线记者地介绍自己。不一会儿,他又和小伙伴们跑到后方的儿童乐园里欢快地玩耍。
邻里社区户外儿童乐园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如果没有幸福里幼儿园,他们的爸爸妈妈可能就回老家了。”社区网格员韩明丽告诉记者,建设幼儿园的想法来源于去年自己在社区“网格议事会”上提交的“外来务工子女入园入托难问题”讨论。
谋定而后动。去年底,社区建成了钱塘(新)区第一座嵌入式幼儿园,能招收约110名幼儿,每人每月仅需580元,满足了产业工人0至6岁子女家门口入托需求。
邻里社区室内儿童游玩场所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子女能在这里入托,蓝领工人也能在这里拥有技能培训提升的机会。“比如蓝领本身有高中的学历,就能在这里申报大专或本科,通过定期培训后,如果取得了相应资格,学费还能减免。”韩明丽说。
目前,社区累计组织了4800余人次参与学业培训,链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资源,定期为邻里居住的年轻人开课。
融得进,乡音文化让邻里矛盾“软着陆”
“我是吉林的,骑电瓶车请戴头盔。”采访中,记者听到社区大喇叭里传出用吉林话录制的交通安全提醒。
原来,这是社区针对居民骑电瓶车不带头盔问题想出来的一个小妙招。“到了一个陌生城市,大家归属感最强的行为就是找老乡。”张敏华谈到,大家听到乡音时会倍感亲切,就会认真去听去记内容。用了这个办法后,社区因交通事故带来意外伤害的比例急速下降。
近年来,乡音文化在这里不断发芽。“有邻里矛盾我们可以找社区的‘乡音帮帮团’,比如我来自河南,遇到矛盾时,社区会找我的河南老乡来帮忙协调解决,老乡的话我能听得进去。”居民汤宝昌说。
邻里社区交流室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此外,邻里社区还打造“家”文化。每年夏天,企业员工就把子女带到社区“小候鸟”夏令营,让暑假变成“亲子假”;每到年底,社区还为不能回家的居民举办“千家团圆饭”。
在邻里,一幅美好画卷已徐徐展开,“在互助互治中增友谊、厚友情,让居民感受被尊重、被礼遇。群众幸福感高了,邻里矛盾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张敏华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