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我的十年”特别报道

乌镇网事 | 从通话对讲到无人机表演 “看不见的电波”如何保障?

字体:
—2023—
11/10
16:28:50
2023-11-10 16:28:50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陈雷

  编者按: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的第十年。十年来,互联网基因浸润水乡乌镇,数字触角不断向外延伸,激荡起创新发展的澎湃浪潮。因“网”而兴,加“数”前进,浙江在线特别推出“@我的十年”系列报道,邀您走近那些投身互联网浪潮中的人,见证他们在数字时代的点滴足迹。

  浙江在线11月10日讯(记者 陈雷)“今年我们无线电这边接到了一项专项任务,对无人机表演的保障,无人机飞行依赖GPS导航定位信号和5.8G数据链路信号,要确保飞行过程中这两个信号不受干扰,一旦出现无线电干扰,这些飞机就要失去控制,甚至掉下来。”11月9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无线电业务现场受理点,无线电保障频率台站组工作人员刘棋向记者历数了峰会十年来无线电设备和保障工作的更迭变化。

2.jpg

刘棋(右二)正在检测设备 受访者供图

  无线电保障组,堪称峰会幕后的“神秘”战队。他们要保障的,是环绕在整个会场内外却又看不见的电波。通话对讲、产品介绍等环节都需要依靠无线电的“连接”来传输声音。

  “很多无线电设备都是通过收发信号来实现连接,它们同时使用时,就需要一对一单独连接的‘通信通道’,也就是工作频率来避免相互冲突,否则可能发生设备相互干扰,我们要事前审批设备并指配好频段。”刘棋解释,无线电保障主要包括频率台站管理、现场监测保障和干扰应急处理。从2015年开始,刘棋就加入了峰会期间的无线电保障工作,负责无线电设备使用频率的检测、网上申请审批、设备的现场检查等。

  过去近十年里时间,透过无线电设备保障工作,刘棋也见证着数字技术发展的点滴足迹。“以前来我这申请的话筒比较笨重,这些年不仅拿来的设备越来越小,样式也更加丰富多样了。”刘棋说,会场里除了传统的无线话筒和无线路由器等设备外,不断出现各种运行智能变频技术的无线电新设备,如小型机器人、智能无线传感器等。

  无线电团队的保障范围也在慢慢扩大。从刚开始的西栅景区到之后的会展中心、博览中心,今年,刘棋和同事的保障范围里又增加了新启用的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团队也从原来的10余人扩展到30多人。

1.jpg

2019年乌镇峰会期间的刘棋 (左上)  受访者供图

  随着办会规模的不断扩大,无线电设备数量不断增加,技术迭代也同步在场内外上演。刘棋记得首次保障峰会时,那一年的无线电设备有近千台,团队的保障装备比较简单,基本上是拿着表格上门收集与会单位相应信息,回来后再登记统筹。“要把摸排的情况放到一个表里,通过人工筛选确认频段是否重复,那时候审核贴标需要一天。”刘棋说,如今,无线电的审核引入了数字系统,只需要通过系统查重,2分钟内就可以发放审核标签,今年峰会期间,他们已经发放了2000多张标签。

  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刘棋,从就学时就一直与互联网有绕不开的联系。这份工作则让刘棋离数字技术的浪潮更近一步,每年现场见识到的各种前沿技术,也在无形中助力着他的本职工作,“峰会期间我接触到都是最新的无线设备技术,这不仅给我工作带来更多便利,也让我在遇到难题时更加从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乌镇;互联网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今年我们无线电这边接到了一项专项任务,对无人机表演的保障,无人机飞行依赖GPS导航定位信号和5.8G数据链路信号,要确保飞行过程中这两个信号不受干扰,一旦出现无线电干扰,这些飞机就要失去控制,甚至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