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6日讯(见习记者 杨博)12月6日上午,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接力亚残运“爱的体验”开放日活动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融合公益体验官”,四十余位关心支持杭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行风监督员和各界媒体代表,一起以“融合公益体验官”的身份,探访亚残运会残疾人事业展示点。
“融合公益体验官”们来到了杭州文汇学校,这是杭州亚残运会草地掷球项目的举办地,也是亚残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学操场改建而成的竞技场馆。两个月前,这里还诞生了杭州籍冠军孔桥丽,她今天也来到了现场为“融合公益体验官”示范、讲解了草地掷球项目的打法。只见孔桥丽手里拿着滚球,瞄准目标球轻轻一滚,慢慢贴近了目标球停了下来。大家纷纷走进场地,体验一次亚残运会的竞技项目。
严丽萍正在介绍草地掷球项目 被访者提供
“融合公益体验官”们摆放好目标球后,学着运动员的动作近距离尝试发出滚球停在目标球旁,但成功的人不多。浙江在线记者带着好奇心去尝试了一下,目标球在大约36米的位置,想滚过去停在目标球附近难度还是蛮大的,扔了三次没有一次能算是得分,不是力量太小了就是力量太大了,总是停不到目标球旁。
“没有练习过,想要一次就靠近目标球真的很难。”杭州亚残运会草地掷球女子冠军孔桥丽介绍,这个项目看似简单,但是它对你发出滚球的力量、弧度、技战术都非常严格,比赛时更多是一种技战术的博弈。草地掷球也是一个老少皆宜、残健融合的项目,残疾运动员和健全运动员可以同场竞技。
孔桥丽正在向“融合公益体验官”示范草地掷球项目 见习记者 杨博 摄
“在后亚运时期,我们要用好亚运遗产,让更多人知道草地掷球这个项目,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杭州文汇学校校长严丽萍说,要在师生当中进行草地掷球项目的推广,开展草地掷球的体育教学形成学校特色;另一方面,在不影响教学情况下,采用预约的方式为市民朋友开放。严丽萍介绍,明年杭州文汇学校将会承办全国青少年的草地掷球赛事,接下来要利用好亚残运的办赛经验和资源,辐射更多高校做一些相关的知识培训。
“学校已经建立了一个草地掷球的社团,既有听力障碍孩子也有健全的孩子,我们要将残健融合贯穿在学校的方方面面。” 严丽萍说,这是一个小众项目,他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做一个校本教材,向全社会推广吸引更多人参与草地掷球项目。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