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向网络犯罪“亮剑”!看“全国模范检察院”如何炼成

字体:
—2024—
01/08
09:48:26
2024-01-08 09:48:26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孙婧宜

  浙江在线1月8日讯(见习记者 孙婧宜)日前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余杭区检察院被授予“全国模范检察院”称号。它是如何摘得全国检察机关最高集体荣誉的?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走进余杭区检察院,探寻“全国模范检察院”炼成记。

  2020年8月,一段关于“少妇出轨快递小哥”的聊天记录在网络疯传。在快递驿站取快递的当事人,被指与快递员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原来,便利店店主郎某偷拍视频后,与朋友何某编造聊天内容发至微信群,经过不断转发事件持续发酵。

  余杭因数而强,因数而兴,但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网络诈骗、网络诽谤、网络暴力等违法犯罪活动逐渐猖獗。2020年的这起案件,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如何向网络犯罪“亮剑”?余杭区检察院有自己的解题方案。

  案件发生后,余杭区检察院积极推动自诉转公诉,于同年12月建议公安机关以公诉程序立案侦查。2021年2月,余杭检察依法对郎某、何某以诽谤罪提起公诉,最终两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这是余杭区检察院成功办理以公诉程序查处网络诽谤第一案。案件发生前,网络诽谤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认定没有先例可循,这个案件首次明确将恶劣的网络暴力界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传递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信号。

  这一案件是余杭检察立足“互联网产业聚集、新型网络犯罪多发”区情,深耕互联网检察特色品牌的缩影。余杭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鲍键介绍,近年来,余杭区检察院在全省率先设立互联网检察部,五年共办理网络犯罪1831人。

余杭区检察院门口标识 见习记者 孙婧宜 摄

  事实上,于余杭区检察院而言,“互联网”不仅是办案重点领域,更是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手段。

  李圣洁是余杭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负责人,致力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多年履职,小月(化名)是让她印象最深刻的孩子之一。2021年,14岁的小月辍学后跟随父母迁居杭州,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她没有继续学业。在一次聚会中,小月被同样辍学来杭的小孟(化名)性侵,身心遭受重大打击。

  案件折射出的随迁子女辍学失管问题让李圣洁心惊。“小月和小孟辍学后为何没被及时发现?这样的孩子还有多少?他们面临着怎样的生存困境?”带着这些问题,李圣洁等人梳理了近三年办理的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发现辍学随迁子女在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中比较高,“小月”们的故事还在发生。

  基于此,2022年,余杭区检察院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数字场景,通过学籍与基础人口信息碰撞比对、数字画像等技术手段发现疑似辍学的未成年人,调查确认后联合教育部门帮助他们重返校园。截至目前,系统已发现辍学失管、非法用工、违反强制报告制度等线索120余条,督促教育部门对22名辍学人员作出恢复学籍等处理。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数字场景应用仅是余杭区检察院深化数字检察的冰山一角。鲍键告诉记者,多年来,余杭区检察院出台推进数字检察实施意见,构建数字检察指挥中心,自主研发特定行业准入数字系统,搭建“枫桥式检察e站”矛盾纠纷化解掌上平台,打造群众身边的检察院。

  从“办一案”到“牵一串”,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检察工作愈发公正、科学、精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检察院;网络诽谤;公诉;案件;未成年人权益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从“办一案”到“牵一串”,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检察工作愈发公正、科学、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