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蹲点基层听民声 | 青年如何改变乡村?北大95后农创客“书写”答案

字体:
—2024—
01/17
09:52:20
2024-01-17 09:52:20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陈雷

  浙江在线1月17日讯(记者 陈雷)村道整洁,小院古朴,和风吹过,碧水泛金。冬日,走进湖州南浔善琏镇窑里村,江南水乡展现着恬静柔和。这是黄彬彬及其所在窑里村乡村运营团队入驻村子的第9个月。水乡风景如昨,但村子内里发生了一些变化:村口的窑文化馆成为陶艺制作体验“课堂”,闲置的农房变身雕塑馆和艺术空间,村民的日常成了诗画展上的“主角”……

  如果将窑里村的变化视为一幅画的创作过程,黄彬彬将团队到来之后的改造称之为“细节描绘”。当前,随着浙江乡村风貌向秀美蜕变,美丽乡村建设也来到“下半篇”文章。在已经“塑型”完成的浙江乡村,如何吸引更多自然客流将美丽风景转化成美丽经济?在窑里村,95后农创客黄彬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正在“书写”自己的答案。

16.jpg

窑里村一角 记者 陈雷 摄

  个性造就个性

  “入驻窑里村的第1天,正值青年节,明天我们将迎来12位参与乡创之旅的高校青年学子;入驻窑里村的第25天,我们一起将窑里村定位为‘儿童友好艺术村’;入驻窑里村的第186天,我们举办了中国乡村艺穗节,窑里村有了IP形象‘窑里里’……”“窑里不一漾”微信公众号记录着一群青年改造窑里的点滴。

  最新一条是今年1月10日,在团队入驻村子的第252天,窑里村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三批未来乡村。“迎来了开年第一个好消息”,黄彬彬在朋友圈分享。

8.jpg

黄彬彬和“窑里里” 受访者供图

  窑里村曾是生猪养殖大村,近年来加快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等工程,蜕变为精品美丽乡村。“面子”有了,“里子”何处寻?去年4月,窑里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杭州向上文旅有限公司开启股份合作,签约整村运营。作为运营公司联合创始人,北大研究生毕业的黄彬彬带领一支“90后”乡创团队扎根于此,发展艺术研学、田园度假与乡居颐养等产业,致力于打造窑里“村级运营”样板。

  “我们在原有的窑文化基因之上开设了陶艺体验项目,由老师教学,游客塑形与上色后,我们帮助烧制。”走进窑里村,入目可见的是卡通指引牌,在窑文化馆里,黄彬彬介绍着窑里村的业态。从馆内向外望去,彩绘的球形房屋映入眼帘,那是村子的农事体验园和民宿;再往村里走,几处农家乐泛起炊烟,一碗4.5元的干挑面给足地道滋味;建成不久的云集艺术空间和雕塑馆错落分布,村民自创的诗与大师艺术品在这方天地交汇。

15.jpg

农事体验园和民宿 记者 陈雷 摄

  云朵栖息地咖啡馆、时光影院、非遗传承馆……在窑里村,10余名运营青年捕捉着各个细节,完善乡村的共性业态外,以艺术的个性发展线路,造就了独特的窑里村。

  青年吸引青年

  临近年关,黄彬彬正在为1月底即将举办的杀猪村宴而忙碌。这不止是一场村民的宴会,在保留窑里村杀猪宴习俗的基础上,村宴还设置了打年糕、年货市集以及年俗体验、窑里吹打等环节,向游客敞开着怀抱。“算上新增的几桌,我们已经有11桌了,够杀三头猪了。”黄彬彬笑称,为了让游客能赶上村宴,他们还设了流水席,欢迎各地游客来村开宴。

  这样的创意活动,在黄彬彬驻村的9个月里,已经举办了30多场。邀请高校大学生到窑里参与乡村共创、举办村民日常生活照片展、针对窑里村特有元素设计文创、通过美育课程鼓励村民写诗,一场场活动的落地,让大家看见了这座江南小村落的另一面。

17.jpg

云集艺术空间 记者 陈雷 摄

  这些活动里藏着黄彬彬和团队的期望。在运营窑里村之前,还在北大读研的黄彬彬就因社会实践与乡村结缘。青年能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2022年毕业后,黄彬彬跑了30多个村子,锁定了湖州的窑里村后,给出了答案:助力乡村发展同时,希望吸引更多青年力量加入乡村共创的队伍。

  “我们常说要让年轻人返乡创业,但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年轻人喜欢、适应村庄生活需要周期,我们是先行者,也希望能邀请更多青年回到乡村。”黄彬彬说,窑里村提出“云村民”概念,参与过活动的嘉宾都可以成为“云村民”,未来还将通过小程序发放“身份证”,大家可以偶尔飘回这个家,停留一段时间,“我们已经有了600多位新村民,像最近年货节,大家就自发回来帮忙了。”

  如今,在窑里,从文化礼堂上的广告画到民居上的彩色墙绘,处处留存着青年的影子。通过青年吸引青年,一系列活动让更多人加入到了窑里村的乡村共创过程中,也让窑里村成为了不少人千里之外的“云故乡”。

2.jpg

青年集聚窑里村 受访者供图

  美好成就美好 

  “阿姨辛苦啦!”走在窑里村内,黄彬彬总会和村民们温柔地打招呼,村民们则会亲切地喊声“彬彬”。入村大半年,黄彬彬已经成功地成为了“新村民”中的一员,在家开面馆的69岁村民邱金水看到她,会亲昵地拍拍她的肩膀,聊起家常。自从开了这家面馆后,邱奶奶的家庭年收入增加了2-3万元,这是窑里村发展惠及村民的一角。

10.jpg

邱金水和她的小面馆 记者 陈雷 摄

  “村里现在有2家民宿、3家农家乐,还有很多艺术空间,村集体年增收了50万元,我们对这个团队是比较满意的。”窑里村党支部书记何明发说。与众多乡村一样,窑里村也曾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如何利用眼前的美好风景,去成就美好经济和生活?参加过几年的招商活动后,何明发和村干部意识到了问题:村子业态零散,缺乏整体规划。“经过前期的环境整治,我们已经投入了成本,现在目标是怎么把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在谈及签约整村运营初衷时,何明发说,黄彬彬团队的入驻,为村子发展锚定了一条具体路线。

  而对于黄彬彬团队来说,目前村子的重点还是在于如何吸引客流上。“我们把客群分为两类,一类以亲子群体家庭为主,另一类是我们的共创者‘新村民’,我们下一步在改造厂房,预计落成后整村能提供100人左右的住宿,欢迎有想法的人一起来村里做点事情,窑里村的生命力就在于共创。”黄彬彬说,在吸引客流这方面,运营团队也在探索向社交平台破圈,目前窑里村已经在一些社交平台开通了账号,记录改造点滴,“等我们账号有了更多内容,会全平台推广,让读者看到理想的窑里。”

5.jpg

游客创作的陶胚 记者 陈雷 摄

  “相信经过规划运营后,窑里村的人气会越来越旺,到时候我们也能给村民分红。”结束采访时,何明发向记者讲述着未来期待。在窑文化馆,落日洒在游客们打磨完成的素色陶胚上,在烧制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些陶胚将蜕变成何种模样,一如眼前的村子,但每个人又充满了期待与信心,一如在此创作的游客。

1.png

  【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窑里村整村运营负责人黄彬彬·提问】“在乡村文旅发展过程中,不是所有乡村都有自然风光或历史文化等先发的资源禀赋优势,这些村庄应该如何找到适合的发展路线?在美丽乡村建设进入‘后半篇文章的当前,面貌一新的乡村如何吸引更多自然客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美丽乡村;青年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随着浙江乡村风貌向秀美蜕变,美丽乡村建设也来到“下半篇”文章。在已经“塑型”完成的浙江乡村,如何吸引更多自然客流将美丽风景转化成美丽经济?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正在“书写”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