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两会风声 | 代表委员@青年 希望乡村成就年轻人的“诗与远方”

2024-01-23 16:40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翁宇君 见习记者 高雅

  浙江在线1月23日讯(记者 翁宇君 见习记者 高雅)浙江的千万乡村,在等待万千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1月23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启幕。“擦亮‘千万工程’金名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伴随政府工作报告的宣读,浙江乡村吹响了新一轮起跑的号角。许多从美丽乡村奔赴大会现场的代表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相似的关切——乡村下一阶段的发展亟需年轻人的加盟。

省人大代表陆宝法 记者 翁宇君 摄

  省人大代表陆宝法是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谢界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在谢界山村,年轻人们早早地插上翅膀飞出田园。“村子有767个在册户口,但常住人口只有147人,其中70岁以上的81人,80岁以上的27人。”摆在陆宝法面前的,是一个“空心村”。2013年,村里的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

谢界山村民宿 图片源自受访者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中国山水诗人鼻祖谢灵运曾经游历的山村自有其诗意。2023年,村子经营性收入已超50万元。原来,从2016年起,在陆宝法的力推之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从0起步,开启了民宿发展之路。以民宿项目为核心,以点带面牵引乡村发展。如今,小小山村已有5家中高端名宿入驻。

  村子发展迎来了转机,但挑战也随之而来。“如何从建设美丽乡村过渡到经营美丽乡村?年轻人至关重要。”陆宝法提及,去年12月,乡村运营师在奉化区12个村试点,目前5个村已经完成签约入驻,谢界山村便是其中之一。“‘千万工程’新画卷少不了年轻的‘绘制者’,希望相关部门能推出更多鼓励人才入驻乡村的政策。”

  省人大代表沈亚璐就是“陆宝法”们所期待的“归来燕”。1993年出生于绍兴的沈亚璐一直钟爱着江南风情。2020年,她回到家乡,将一个闲置的乡村小学改造成了乡村民宿。

民宿改造前后 图片源自受访者

  “伴随着乡村振兴,无数乡村命运的齿轮重新转动了起来,但转动之后呢?”沈亚璐发现,招聘吸引年轻员工困难重重,受到交通环境、乡村配套等影响。为此,她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建议》。

省人大代表沈亚璐 图片源自受访者

  乡村等待着被年轻人激活,但乡村真的可以成就年轻人的诗与远方么?沈亚璐在创业中发现,不少年轻人对创业方向其实存在迷茫。在年轻人与乡村之间,还存在一道“引导”之桥,“既包括政策层面帮扶与指导,也包括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的树立,还可以创立乡村创业联盟,让想拓展乡村市场的龙头企业与想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双向奔赴。”

  诗与远方需要“铺就清晰的实践路径”,沈亚璐发现的问题,正是宋怡玲所思考的方向……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省政协委员、平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宋怡玲认为,发展乡村文旅和以职业教育培育技术人才是两个可以深入钻研的“课题”。

省政协委员宋怡玲 见习记者 高雅 摄

  乡村振兴与文旅发展相辅相成。文旅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建设乡村。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平湖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和特色,建立了一批如徐家埭村“棒球小镇”、曹桥马厩村“赛艇小镇”等个性化项目,吸引了一大批“归来燕”。“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开展优质企业招商,企业带着团队进乡村,将为乡村带来大量新鲜血液。”

  除了发展文旅,宋怡玲认为还要在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县域中职学校功能,培养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围绕农业人才培育,鼓励职业学校与乡镇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学院,作为全日制学生培养、社会人员培训的载体,积极开展振兴乡村人才孵化。”宋怡玲表示,在课程设置上,可以依托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开发“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特色课程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要,让更多年轻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实现”大有作为”。

编辑:徐茜茜

许多从美丽乡村奔赴大会现场的代表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相似的关切——乡村下一阶段的发展亟需年轻人的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