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深入基层、问计于民。浙江在线特别推出“微调研·基层问计”专题报道,聚焦群众身边困难的解决路径,寻找来自基层一线的破题智慧,以鲜活故事展现来自实践的浙江经验。
浙江在线3月27日讯(记者 包勇)“毛老师,上次你在会上提的建议被采纳了,写进了《杭州市农村公路条例》。”迎面碰到退休居民毛建一,余杭区闲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陈锦秋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看到了,没想到我也能为杭州立法做贡献。”毛建一笑得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一座城市的立法的背后,有着群众的智慧。今天,浙江在线记者从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获悉,目前,杭州已经设立了34家基层立法联系点,让立法直通群众,实现立法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时间回到2023年9月,作为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余杭区闲林街道召开《杭州市农村公路条例(草案)》意见征集会,区人大代表、立法信息员、专家和群众代表围坐一堂,建言献策。
《杭州市农村公路条例(草案)》意见征集会 闲林街道供图
“农村公路可是群众家门口的路,群众参与度非常高,一场不够,又举办了一场。”陈锦秋竖起两根手指头回忆道,这两场意见征集会可热闹了。
“第十条中的‘损毁’改为‘损坏’,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程度却相差很大,从保护角度来看,改为‘坏’更为妥当。”“规划农村公路时,应提前征求沿线村村民的意见,建议增加这项条款。”……
“大家先各自提意见建议,然后再把意见建议集中,最终对照条文提出修改意见建议11条。”陈锦秋说,3月1日,《杭州市农村公路条例》正式施行,仔细翻看全文后,有3条建议被采纳了。
地方性法规背后有着群众的智慧。闲林街道是杭州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一个缩影,联系点虽“小”,却承载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大”担当。
《杭州市农村公路条例》已于3月1日实施 记者 包勇 摄
目前,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设立的34家基层立法联系点,领域上涵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高校、基层治理组织等,各联系点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传出不同领域的基层声音。
以2023年为例,杭州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数字化应用向社会公众线上公开征求法规草案意见建议9件次,共收集到2300多条意见。
“让立法直通群众,是民主立法、开门立法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陈马多里说,因为有了群众的智慧,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才能让法规更加完善和接地气。
比如,《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中,采纳了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提出的“因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车辆测试与应用主体按规定赔偿后,可以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则听取了群众意见建议,取消了使用“支持+目标”的句式,并明确具体支持举措,使操作性更强,避免“画大饼”式立法。
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城市立法,杭州已经连续两年在线上推出老百姓最希望立的地方性法规投票活动,投票数量从第一年的1.6万增加到8.39万,阅读量从57.4万增加到86.3万。
“票数较高的立法项目,反映出老百姓对立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在确定新一年立法计划时,我们会把项目的得票情况作为参考依据。”陈马多里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让群众的期待,都能得到回应。
参加过很多次地方条例审议会议,但没想到这些法律法规在制定过程中,有“基层问计”这一环节。政府相关部门能真诚听取群众意见,避免“画大饼”式立法,让政策更加接地气,也正是因为是汇聚了群众的智慧,这些政策才能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真正做到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