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75岁,是“夕阳红”旅行团的上限吗?

字体:
—2024—
05/22
15:03:52
2024-05-22 15:03:52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祝依凡

  浙江在线5月22日讯(见习记者 祝依凡)眼下,不少70岁以上老年人,在咨询团队游产品时,遇到了与年龄有关的尴尬事。

  “问了一圈旅行社,他们有的以我爸妈年龄太大为由拒绝,有的需要我本人陪同才能成行。就算我提供了体检报告,他们也不收。”

  消费者陆名研告诉记者,今年自己的父母均为78岁,都想趁着“五一”假期后的旅游淡季出门“玩一圈”。由于害怕父母贪便宜,他决定自己来挑选合适的旅行团。但询问了多家旅行社后,他发现想让父母跟团游并不容易。

  出于健康、安全、责任划分等因素的考虑,不少线上和线下的旅行社对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团非常谨慎,设置多种门槛,导致老年人跟团游变得“有点难”。

  老年人跟团游为何这么难?“低价团”为何泛滥?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75岁成“银发旅行”的上限年龄

  “我父母出去旅游更想和同龄的人一起玩,因为有很多共同话题,也比较热闹。”陆名研说,父母退休后一直在家,疫情前自己常常带他们去自驾游。但随着年龄增长,父母的身体难以承受快节奏的旅行,主动提出想参加“康养”形式的旅游团。

  询问了杭州市内几家旅行社后,陆名研发现父母卡在了“年龄”的门槛上。几家小型旅行社都以“不开设75岁以上老年人的旅行团”为由拒绝了他,也有几家称“75岁以上需要子女陪同,且只能短线旅游”。

VCG211262038950.jpg

  图源:视觉中国

  那么,跟团游到底有没有设置年龄上限?根据2016年我国发布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老年旅游者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消费者”,其中有一条“75岁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应请成年直系家属签字”的条款。

  然而,记者在线上线下询问了多家旅行社后发现,75岁和80岁,是最常见的两个年龄门槛。

  一家小型旅行社的店员称,55岁-75岁是可以接收的范围,线路以浙江省内的康养为主,长线产品较少,不接受75岁以上的老人,“风险太高,不买商业保险的话,出了意外我们承担不起;如果加保险,产品价格也高,老年人不太愿意接受。”

IMG_2708(20240521-162802).JPG

  旅行社1和记者的对话

  不过,另一家旅行社的员工表示,愿意接受75-80岁的老人,但需要子女签署一份“免责协议”,“协议内容大概是,旅途中因自身原因出了意外我们不负责。”对于80岁以上的老人,员工说,因公司规定需子女陪同才可接收。记者提出可以出示家人体检报告,但仍被“拒绝”。

  “我身体好着呢,现在七十多岁夏天还能去田里干活,比有些六十多岁的健康多了,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能跟团去旅游了。”在旅行社外,一对老夫妻无奈地和记者说。

  线上,记者在飞猪平台筛选了“爸妈放心游”后,询问了部分商品的客服。同样,75岁以上的老人不被旅行团接受。“建议自由行”“这里有私家团,2-4人车费另算”“子女陪同再签一份免责协议才行。”问及原因,客服表示:“年龄大了,不敢接待。”

IMG_2705(20240521-162610).PNG

  旅行社2和记者的对话

  花300元旅游,带回5000元的产品

  在“银发旅游”的市场,记者在网上浏览后发现,除了年龄限制,针对老年人的“低价团”导致的旅行体验感差、货不对板等问题也频频出现,甚至出现了传销的情况。这也是陆名研坚持要自己为父母寻找旅行团的主要原因。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曝光称:“600元游桂林,5天4晚,妈妈被忽悠买了个2000多元的锅、1200元的银镯子,还有块价格未知的玉。”在评论中也有网友吐槽,300元的桂林游,婆婆和姑姑买了近5000元的东西回来。

IMG_2699(20240521-163119).PNG

  某社交平台截图

  而“低价团”危害的不止是老年人的“钱袋子”,为了降低成本,有些甚至不顾游客的出行安全。4月13日,秦皇岛市卢龙县刘家营乡桃林口村的桃林口水库下游,一条游船翻船,船上31人全部落水,12人死亡。船上多为老年人,他们报名的低价一日游老年团,价格不超过百元。

  该旅行团的一名幸存者曾在采访中表示,免费乘坐的那艘船,看上去“太破了”。船身上满是生锈和磕碰的痕迹,船底铺着一层木板,有的木板还缺了一块,往下能看到底下的铁皮。船帮是铁管焊接的围栏,靠着围栏有两排铁质的固定座位。剩下的全是可随便移动的塑料凳,只有一个船夫守着发动机,“连救生衣都没有”。

  对于“低价团”的泛滥,不少大型旅行社十分无奈。浙江省中国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周晓波告诉记者,目前低价的竞争十分严重,有些机构没有资质,却经营着一些常规的旅行团业务,给不少老年人带来了较差的旅行体验,扰乱了市场。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管理系系主任乔光辉也和记者分析起背后的逻辑,“首先,因为低价,所以吸引了老年人参加。其次,小的旅行社可能不太在乎品牌形象或者说是品牌效应,主要看中利润,所以才会出现‘低价团’泛滥的情况。”

  银发旅行该如何保障?

  然而,在年龄门槛、“低价团”泛滥的背后,却是庞大的“银发旅游”市场。

  据携程发布的《2023银发人群出游行为洞察》显示,55岁以上人群出游数量同比增长近两倍。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老年旅居康养发展报告》中也指出,老年旅游正从福利事业向旅游产业转变,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变。

VCG211288745115.jpg

  图源:视觉中国

  那么,在这片“蓝海”下,年龄一刀切、服务不规范等这些现存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其中提到,要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完善相关规定便利老年人出游,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并加强监管。

  对此,浙江工商大学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易开刚教授表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商业行为属于自主选择,可以理解。但作为文旅企业,在老龄化日益明显的今天,认知好、挖掘好、服务好银发旅游市场,既是发展趋势,也是成长必然。”他建议,旅行社完全可以通过完善出行保险、出行教育、应急预案等方式来规避涉老旅游方面的风险。

  对于旅行社而言,直接限制年龄是最简单的做法,但却可能因此造成消费歧视。目前,浙江省内已有旅行社尝试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中老年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凌铿说,“我们以“健康状况”作为老年人是否适合出游的评判标准,通过查看老年人的体检报告,同时在线下见面时通过目测的方式来判别基本的身体状况。而且,在出行前会建议老人尽量购买好相匹配的商业保险,不然我们不会接收。”

  乔光辉也提出,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或条例,具体规定老年旅游团的成团标准和要求;而针对“低价团”,则可以要求旅行团将行程进行透明化处理,避免旅行过程中突发一些强制购买的情况。

  另外,业内人士也表示,无论是旅行社或是景区,都需要加强针对老人的服务建设,不仅是产品、设施等方面,也需要加强对高龄老人的心理照顾,增强“银发族”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3年末,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人,占总人口的14.9%。按照联合国标准,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社会”。但是,正如易开刚所言,“银发旅游”虽然是一片蓝海,但是企业在旅游产品创新,服务升级方面,真正做得好才能占得先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旅游;老人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眼下正是旅游旺季,然而,不少70岁以上老年人,在咨询团队游产品时,遇到了与年龄有关的尴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