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应“运”而生丨碧波镶“金”边 千年繁华焕发新商机

字体:
—2024—
06/24
11:45:01
2024-06-24 11:45:01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祝依凡

  浙江在线6月24日讯(见习记者 祝依凡)想要富,先修路。水路,也不例外。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举足轻重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纽带。其中,浙江段位于运河的最南端,全长683公里,流经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5市25个县(市、区)。

  千年前,浙江境内载着粮食的官船和载着丝绸、茶叶等商品的商船经运河北上,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崛起,构成了一条流淌着财富的黄金水道。但随着晚清年间海运和铁路兴起,运河作为南北经济重要通道的功能逐渐衰落。

  十年前,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它的功能和价值被重新挖掘。如今的浙江,运河水面和两岸也因此焕发出了新的商机。

  运河水面 与钱塘江两次“握手”

  在京杭大运河二通道流淌的碧波上,一艘艘千吨级货轮匆匆驶过。8年前,这条河道所到之处还是一片平坦土地。

  1989年,三堡船闸的建成结束了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咫尺不通的历史,却加重了原本拥挤的京杭运河杭州段的负荷。2021年,三堡船闸年过闸量达到6020万吨,远超过设计过闸量的7倍。船老大在闸口前短则等待两三天,长则十余天,成为了浙江航道网发展的瓶颈。

  2017年,八堡船闸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去年7月,二通道的通航开启了江河两岸的第二次“握手”,不仅分散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的通航压力,还使得千吨级船舶可满载货物从北方直达杭州并进入钱塘江,浙北、浙东及浙中西部的航道贯通成500吨级及以上高等级内河水运网,为奔涌千年的黄金水道注入新活力。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二通道 杭州交投船闸管理有限公司供图

  通畅的航道,意味着更低的运输成本和更高的运输效率。“走二通道到嘉兴,差不多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从钱塘江进内河距离更短,我们油耗省了很多,时间也快了不少。”一名已有20年跑船经验的“船老大”表示。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条运河新航道,杭州市交投集团在八堡船闸附近设立杭州港钱塘港区下沙综合作业区,布设9个1000吨级泊位,货物年吞吐量可达600万吨,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达400万吨。

  水运的价格优势也因此凸显。据测算,在大宗货物运能方面,一条千吨级船舶相当于40辆货车运量;而水运的成本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7。截至今年3月底,下沙港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5万标箱,货物吞吐量30万吨。

  在大运河浙江段的水面上,繁忙的航段还有不少。古运河畔,一座繁忙的现代化码头将一个不靠海的内陆山城与一带一路各国贸易联通。2023年,安吉上港码头的吞吐量超32万标箱,同比增长14%,连续13年居全省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第一位。

  有了港口还不够,对于浙江来说,以港口带动产业发展,形成港产融合才是核心目标。长75.1公里的长湖申线湖州段,串联起南浔木地板、吴兴特种钢材、长兴新型建材3个百亿临港产业集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借助水运 “出海”。在京杭运河临港产业带上,物流园区发展风生水起。投资27亿元的德清升华临杭物流园区,赢得上百家企业青睐。

  更大的港口、更大的运量及更远的航程,意味着更强的航线辐射能力。千年前沟通南北的运河,如今又拥有了通江达海的格局,为运河水面赋予了更多可能性。

  运河岸边 成为“氛围感的神”

  千年前,大运河作为一条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水流到哪里,哪里就能富庶。因此,水的两岸也诞生了一个个因水而兴的城镇,逐渐发展出繁荣的商贸和文化交流中心。

  如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也成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黄金水道。比如,更年轻的古镇古街配上更多元的业态,让古老运河两岸重现了往日的繁华,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

  “夜色里的大运河庙会,氛围感的神”、“以为西湖已经很美了,直到我去了运河边”……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市集暨第十一届中国大运河庙会上,从大兜路、桥西到小河直街,现场汇聚近400家市集商家。游客们只需花上一个小时,就能“穿越”古今,体验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艺术,从非遗体验到时尚音乐的文化碰撞。


运河拱宸茶集 浙江在线 记者 陈天怀 摄

  这样的集市和庙会,在运河边并不少见,却次次能收获颇高的客流量。今年春节,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杭州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春节假期日均到访人数14.7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加200.08%;去年的大运河庙会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超50万人次,高峰期单日流量超20万人次。

  赢得客流量的密码是什么?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其至今保存着19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街巷里弄”格局以及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厂房、机械。业态上深度还原“老杭州”的味道,引入了浮革皮艺、裤爷手工等一批网红商户,陶艺、银饰、中国结等也能在街区找到,晓风书屋、舒羽咖啡等生活方式品牌则在文化之外为街区增添了休闲氛围。

  如今,在拱宸桥头驻足,依稀能在两岸看见曾经被称为“北关夜市”的繁华景象。


拱辰桥 浙江在线 记者 陈天怀 摄

  沿着运河的流向,两岸的杭州塘栖古镇、湖州的新市古镇以及浙东运河的绍兴柯桥古镇通过对运河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都成为了当地的知名旅游景点,带动一方经济。其中,德清县的新市古镇,在“五一”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15.8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01.5%。

  此外,为运河添上更丰富的、更年轻的注解,让运河走入更多年轻人的生活,也是焕发古运河新生的方式。

  作为“运河入浙第一镇”的嘉兴王江泾镇,将本在田间地头的旧粮仓和陶家大院,设计成了一座文艺青年的“乌托邦”。陶仓艺术中心、咖啡轻食空间、青年公寓构成了这个粮仓在新世纪的崭新模样,吸引不少年轻的游客在一座座红砖建筑前打卡留念。

  除了文旅产业,运河两岸也诞生了“智慧”经济,利用科创、文创产业为运河文化赋能,实现资源重组与价值放大,为区域打造经济“新引擎”。

  处于大运河主航道上的临平,是苏、沪、嘉、湖的枢纽和节点。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系,临平区在大运河边打造了“大运河科创城”,持续聚焦招引文旅、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吸引了清大文产杭州数字产业研究院、智屏时代(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陆续入驻,助推大城北一体化发展。

  如今,在经历了繁华到没落之后,大运河正在焕发更为耀眼的色彩,以及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历史文化价值。古时因水而兴的沿路城市,在千年后也凭借着这条黄金水道诞生了更多的可能性。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大运河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十年前,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它的功能和价值被重新挖掘。如今的浙江,运河水面和两岸也因此焕发出了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