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听泉鉴宝”爆火网络,线上鉴宝是否靠谱?

字体:
—2024—
10/15
08:11:54
2024-10-15 08:11:54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高雅

  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记者 高雅)“来靠近点我看看……东西是老的,一眼大开门(真货)!”

  最近,抖音平台又出现了一个现象级主播,名为“听泉鉴宝”,与其他歌舞类才艺主播不同,他的才艺有些硬核,即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进行线上鉴宝。

  随着账号的爆火,鉴宝、古玩这些较为小众的爱好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今年1月初,“听泉鉴宝”粉丝还不足300万,截止目前,其粉丝已超2500万。短短半年多,“听泉鉴宝”为何会快速爆火?线上鉴宝是否靠谱、其法律边界又在哪里?记者采访网友、相关业内专家进行分析。

  小众鉴宝走入大众视野 

  说到鉴宝,很多90后、00后的童年时代都被曾被几档鉴宝节目“硬控”,《一槌定音》就是其中的代表。节目中,夺宝人会通过竞价夺宝(猜价—出价—夺宝)的方式来争夺宝物,唐五代时期笔洗、南朝青瓷点褐彩鸡头、清光绪官窑黄釉铏……众多真假难辨的文物依次登场,观众不仅可以过饱眼福、提高艺术审美情趣,还能够学到艺术品投资的技巧和知识。

  另一档鉴宝节目《天下收藏》则更加紧张刺激,被鉴定为赝品后直接敲碎,让无数观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有女子以为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古董并辞职,却发现东西根本没人买,现场失声痛哭;也有破产边缘的老板,竟被告知自己的宝物价值200万,当场喜极而泣……除鉴宝本身外,《天下收藏》中能看到的世间百态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利器。

《一槌定音》节目截图

  但电视鉴宝节目存在其局限性。能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文物藏品,大多都经过层层筛选,内容虽好,却离大众生活太过遥远,观众们更像是看热闹的“看客”,缺少参与感和互动感。

线上鉴宝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将参与感直接拉满。不需要高大上的背景和严肃的介绍,普通观众也有机会参与其中,现场直接开盲盒。在“听泉鉴宝”的直播间里,有人拿着衣架整活,也有真正的藏家,直播间依次上场的文物们身价大有不同,十分具有戏剧性,文物鉴定的严肃灰色外壳正在被瓦解与消融,观众作为内容需求者的角色愈发明显。

此外,“听泉鉴宝”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起观众的情绪,甚至衍生出了其专属“黑话”:下去沉淀吧(假货);近一点,翻过来(有点像真的);哪里弄来的(基本已开门);BGM:life style (很开门,即真品) ,春庭雪(特别开门);开始按计算器估价……

  在直播间内,如果开到了精美的古物,网友们会由衷地欣赏赞叹,如果开到战乱时期流落在外的文物时,大家也会一致愤懑不已、扼腕叹息……实时弹幕为情绪宣泄提供了出口,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

隔空连线 直播鉴宝是否靠谱?

  有网友好奇,这样的鉴宝方式鉴定出的文物真实性是否能保证。对此,有网友回复说,真假放一旁,看“听泉”的直播主要是看个乐呵。   

“下班后好好洗个澡,扎到到‘听泉’直播间,听大家唠唠嗑,缓解一下压力。”

“现在综艺都不看了,准时蹲在直播间。”

其实,除了对文物本身感兴趣外,还有很多人看直播是为了获取情绪价值。不可否认的是,直播鉴宝确实为大家带来了欢乐,但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方式是否真的能够“百发百中”?为此,记者咨询到了相关鉴定专家。

  专家表示,线上鉴宝其实存在一定的容错率,不同光线、不同角度都会对鉴定的准确性有影响。“如果是那种一眼假的‘文物’,影响不大,但是有一些文物,特别是玉器类,受到光线的影响很大,线上鉴宝就显得不够严谨。”

  此外,专家还表示,在专业的鉴宝工作中,不能仅仅凭借照片等影像资料来判定真假,还是要看到真实的器物,“线上鉴宝传播了鉴宝知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用称量等多种方式进行判定,鉴定结果是需要多方面来综合考量的。”

听泉鉴宝直播截图

  除此之外,关于“听泉鉴宝”的学历也是众说纷纭。近日,有北大校友否认网红博主“听泉鉴宝”学历,称其非本校毕业生,10月12日,抖音账号“听泉鉴宝”的实名认证信息为丁祥栩,账号的学校信息由此前的“北京大学”改为了“女子中学”。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听泉鉴宝”只称自己是北方(的)大学,后被谣传成了北大。

这几天,“听泉鉴宝”在直播间宣布将停播一周左右,称要休息几天,在宣布停播前,听泉鉴宝曾在小号上发布视频,“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希望大家不要过度神化我。”同时,表示自己的身份是网友给的,直播的目的是为大家提供情绪价值。

线上鉴宝 需要擦亮双眼理性看待

由于文物的特殊性和连线观众的随机性,线上鉴宝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法律边界的问题。线上鉴宝,边界几何?记者咨询到了浙江省律师协会民商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人地律师事务所主任唐丹麒。

  唐丹麒说,目前,我国没有对民间文物鉴定作出限制或禁止规定,因此,直播鉴宝作为一种民事行为本身并不违法,但是,要警惕可能滋生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

“例如故意将赝品鉴定为真品、将次品鉴定为佳品,又或者故意夸大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再误导消费者购买,属于欺诈消费,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额较大的还可能构成诈骗犯罪。又比如虚构社会事件,炮制网络热点,博取流量,引起社会负面影响的,可能就违反《治安管理办法》。总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那么,如果鉴定结果错误是否要承担后续责任?

  唐丹麒表示,直播鉴宝本身属于一种民事委托行为,如果鉴定错误造成了经济损失,是需要负赔偿责任的。

“但这里要区分有偿和无偿。”唐丹麒说,在有偿的委托合同中,因受托人的过错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而无偿的委托合同中,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委托人也可以请求赔偿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在无偿委托中,对于委托人的举证责任会加重,需要证明受托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

  文物鉴定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要求鉴定人员具备丰富的历史、考古、艺术、物理、化学等专业知识,以及长期的实践经验累积。假如主播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利用网络身份的不公开、不透明的情形,对自身专业情况语焉不详,又或自导自演一些鉴定视频借此冒充专家,对于鉴定结果错误的产生,应当认定为故意或重大过失。

  “兼听者明,偏信则暗。”唐丹麒说:“希望广大网友能够慎重对待,多渠道了解藏品的真实情况。”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文玩;文物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最近,出现了一个现象级主播,名为“听泉鉴宝”,他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进行线上鉴宝。这样的鉴宝方式鉴定出的文物真实性是否能保证。对此,有网友回复说,真假放一旁,看“听泉”的直播主要是看个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