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2日讯(记者 祝依凡 通讯员 洪奇 金宸弘 徐可)2025年开年,浙江铁路建设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浙江交通集团各在建铁路建设项目抢抓施工“黄金期”,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向“新”突破,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铺就大道通途。
以“新”开路越关山
浙西群山之中,浙江交通集团衢丽铁路二期李家大桥建设工点的工人们正紧张进行路基工程混凝土拱形护坡支模作业。
依托“全国首个全咨铁路项目”的创新管理模式,衢丽铁路二期项目持续完善管理流程、深化“共建共管”“全咨+代建”模式下工作成效,落实标准化工地示范点建设,奋力打造全咨模式城际铁路示范工程。在省内首批引入应用防脱空智能监控系统、3D断面扫描大规模应用等一大批、集成式的创新工艺工法和设备在全线广泛应用,助力项目先后贯通了华东地区最长在建山岭铁路隧道——衢丽铁路枫树岭隧道等诸多重难点工程。
2025年,衢丽铁路一期项目将重点贯通丽阳山等4座隧道,完成马村特大桥、清路特大桥等24座桥梁主体工程,实现站前工程向站后工程的过渡,完成东西岩站站房结构工程封顶;衢丽铁路二期项目将重点推进阳山隧道、叶家殿隧道、衢江特大桥、仙霞岭隧道群等控制性、重难点工程,贯通后江一号隧道,完成仙霞岭二号隧道斜井、阳山隧道出口横洞、叶家殿隧道1号斜井并进入正洞施工,完成衢江特大桥水中桥墩及首片梁架设,为全线早日建成通车夯实根基。
在建衢丽铁路小安溪特大桥建设现场 通讯员 洪奇 摄
东海之上“新”潮涌
浩瀚东海之滨,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已经进入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2025年,金台铁路计划开累完成路基50%、桥梁60%。
作为全省首条省方自建自管跨海铁路项目,为克服台风、潮汐、高湿高盐、地质复杂等施工难点,浙江交通集团金台铁路建设指挥部积极开展“数字赋能建头门跨海精工筑金台”专项行动,在头门港支线二期项目相继研发应用了BIM+GIS数字化管理平台和WS智能AI监管平台,并在工艺工法方面持续创新,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有序推进。
在建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项目 通讯员 金宸弘 摄
实干奋进赋“新”意
在金建铁路茶叶坪隧道建设现场,施工团队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围岩频繁突变等严峻挑战,稳步推动隧道施工进展。在新安江特大桥,3#、18#号块预应力张拉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人们严格遵循标准操作流程,为大桥稳固的结构筑牢根基。同时,兰溪梁场的架梁作业也在高效开展,大型架桥设备马力全开,将一片片预制梁精准铺设到位。
在大洋溪特大桥,全国首次应用基于先张法竖向预应力铁路混凝土连续梁悬臂灌注施工技术的智慧造桥机,不仅有效规避了传统连续梁后张法竖向预应力的弊端,还通过数智化手段对施工全程实时监测,大幅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效率。
在建金建铁路跨沪昆铁路特大桥建设现场 通讯员 徐可 摄
新的一年,浙江交通集团金建铁路建设指挥部将全面贯彻上级部署要求,全力加快兰溪东站、大洋站站房工程建设,致力于打造功能齐全、设计新颖的现代化站房,奋力实现建德站至兰溪东站范围站前、轨道、四电、站房工程完成100%的建设目标,同时加快桥梁和隧道施工进度,向着实现全线桥通、隧通的目标全力冲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