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2日讯(通讯员 胡锦渠 席海洋 记者 祝依凡)近日,双子星联盟航线的“摩纳哥马士基”轮和“马士基悉尼”轮稳稳靠泊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后,迅速开启装卸作业。这样的高效率,得益于宁波海关运用智慧化手段实施“无疫通行”船舶检疫便利监管模式,实现船舶“靠妥即开工”,有效缩短了船舶在泊非作业时间。
图源:浙江海港
近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与宁波海关通力合作,优化进境船舶检疫模式和工作流程。双方充分借助高科技手段,深化智能检疫装备研发应用,积极推广远程无接触检疫模式。
记者了解到,该模式集全景摄像、红外测温、音视频远程通话、扫描存档、扫码识别器、无线通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远程实现进境人员体温检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在提升检疫监管效率的同时,还大幅压缩了船舶在泊非作业时间。
双方不断深化关港协作,共同优化口岸卫生检疫数字化管理平台,根据进境船舶的基本信息、航行轨迹、船员健康状况、货物种类等资料,结合历史病媒生物、传染病检出等相关疫情因素,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险评估数学模型,对每艘进境船舶进行风险量化评估,有效提升船舶检疫监管科学性和精准性。同时,通过关港信息化平台交互对接,风险预警信息可实时发送至港务调度部门,便于合理安排船期,提高泊位利用率,进而助力提升港口作业效率。
下一步,集团将继续配合宁波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共同促进港口业务提质增效,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宁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提效赋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船舶责任编辑:廖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