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黄泥拱笋“破土”闯世界 宁波乡村产业链飘出“国际味”

字体:
—2025—
04/11
21:24:25
2025-04-11 21:24:25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俞其林 桂雨阳 周扬 记者 陈雷

  浙江在线4月11日讯(通讯员 俞其林 桂雨阳 周扬 记者 陈雷)“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宋代文豪苏轼笔下的春耕诗意,如今在宁波有了新的演绎。春分时节,农户们弯腰采收黄泥拱笋的“咔咔”声与现代化加工车间的机械轰鸣声交织成曲。一颗颗裹着山野泥土的春笋,经过宁波企业的淬炼,化作有“中国味道”的水煮笋罐头、笋丝、真空包装笋,跨越重洋走上异国他乡的餐桌。


宁波海关关员对出口水煮笋进行现场查验 王益平 摄

  在浙江宁波启盛生物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春笋的“环球之旅”始于一条专业生产线:高压冲洗、预煮锁鲜、修整分捡、罐装排气……“我们出口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中国的饮食文化。”公司副总经理陈辉拿起一罐水煮笋罐头说。这家“宁波老字号”企业深耕农食产品出口二十余年,其笋相关产品凭借过硬品质,如今已成为日本消费者的心头好,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

  春笋加工产业的勃兴,让竹林成了“绿色银行”。在奉化印家坑村,笋农王伯伯算了一笔账:“过去卖鲜笋,我们笋农赚的不多,销路也不稳定;现在合作社与企业签协议,定向供应加工用笋,赚的多了不说,笋也不愁卖了。”目前宁波已形成“农户采收-合作社集货-企业深加工”的产业链,带动当地笋农户集体增收。

  产业腾飞的背后,离不开便企服务的“隐形翅膀”。宁波海关针对春笋这类时令性强的农食产品,设立“绿色通道”,提供查检预约、即报即检、快速出证等优先服务,将通关效率提升35%以上;同时组建RCEP专家团,帮助企业用足原产地政策,仅日本市场关税优惠就让企业年省近百万元。“现在上午申报,下午证书就到手,就像给春笋插上了翅膀。”陈辉说。从千年农耕文明中破土,在现代产业链上拔节,宁波春笋的“出海故事”,正书写着乡村振兴与开放经济交融共生的新篇章。

  今年一季度,宁波出口笋及笋制品1806万元,同比增长20.9%。数字背后,是传统农产品与全球化浪潮的深度相拥。以“春鲜”为序章,宁波海关正全力打造“四季四味”品牌:春护“山珍”抢鲜机,夏助“瓜果”锁甘甜,秋保“水产”通江海,冬促“汤圆”拓新途。“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宁波;春笋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宋代文豪苏轼笔下的春耕诗意,如今在宁波有了新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