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14日讯(通讯员 卢明 记者 祝依凡)2025年一季度,嘉兴港海河联运交出亮眼答卷:1-3 月完成吞吐量739.05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1.33 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44% 和49.98%,两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嘉兴海事局通过五大创新举措,为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图源:嘉兴海事
针对企业需求,嘉兴海事局开展专业化服务,2024年以来累计指导开辟3条新航线,提出7项专业建议;常态化评估联合调度中心,2025年一季度提出6条优化意见,同步参与制定《内河集装箱船舶考核管理规定》,并通过“安全服务进企业” 活动强化安全管理。在智慧监管领域,依托 “绿黄红”分级分类执法模式,单船问题发现率环比上升25%,无人机巡航技术的应用推动“陆海空天” 一体化监管体系构建,实现重点水域立体监控。
数字化政务改革显著提升办事效率,“海事通”APP实现业务“即时结办”,内河集装箱船舶无线电证书办理时间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一季度办理政务事项517次,非工作时段“约时服务”达52次,整体效能提升85%。定制化通航保障方面,突破急涨潮管制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班轮有条件作业,缩短在港时间;《内河港池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实施后,2024年以来港池船舶擦碰事故“零发生”。
绿色发展成为港池新底色,5个智能垃圾柜、4套生活污水接收设备投入使用,配套《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指引》引导环保作业,现代化调度中心集成智能监控与调度系统,助力打造 “零排放” 绿色港池。
作为长三角海河联运重要枢纽,随着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嘉兴港正加速迈向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港口,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