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15日讯(记者 汪雨晨 通讯员 李筱盼)4月15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国家核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浙江分会场宣传活动在浙江省科技馆举行。同期举行的,还有一场以“核安全守护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科普展。
活动现场 记者 汪雨晨 摄
在浙江省科技馆一楼临展区,为时4天的“核铸未来”科普互动展亮点纷呈。苍南核电自主研发的11台科普机器人带领观众边玩边学核知识,涵盖核物理、核能、AI技术等。秦山核电、三门核电、金七门等基地提供的动态沙盘实时演示核反应堆工作原理,探索核能奥秘。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展台通过使用电离和电磁现场监测仪器和观众互动实验演示,破解“谈辐色变”认知误区。
在体验“辐射大比拼”互动项目时,记者发现——生活中常见的香烟、砖房的辐射比核电站更高。抽一包烟的有效辐射剂量约为0.03-0.15毫西弗,若每天一包香烟,一年总的辐射有效剂量高达10-50毫西弗。砖房所含辐射剂量为每年0.75毫西弗,而核电站周围一年仅有0.01毫西弗。
“核电站采用核燃料芯块和包壳、压力容器和压力边界、安全壳等多重防护体系,可以避免放射性物质泄漏,因此对外环境影响微乎其微。”针对这一现象,苍南核电工作人员王鹏骁解释,砖房的建筑材料里面含有一些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含有一些辐射,“但是大家也不用恐慌,其辐射强度较低。”
“辐射大比拼”互动项目 记者 汪雨晨 摄
此外,活动现场首发了《核安全(电离辐射)》科普手册,该手册系统介绍电离辐射基础概念、常见来源、行业应用、对人体的影响效应等科学知识,帮助公众走出认知误区,让核安全“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全省核与辐射安全教育网络的关键节点,也标志着浙江核与辐射安全教育工作进入新阶段。”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树勋表示,十年来,浙江创新建立“核电基地-属地政府-专业机构-社会公众”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通过常态化培训、标准化建设、数字化监管等举措,持续完善核与辐射安全治理体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