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2日讯(记者 李心怡 通讯员 市闻)4月20日至26日是今年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4月22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浙江分会场活动暨浙江省2025年“4·26”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在杭州举行。
记者从现场获悉,2025年,浙江将聚焦创新浙江建设,通过组建服务专员队伍、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建设境外知识产权公益服务站、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兴企行动等举措,努力让更多企业尝到知识产权的甜头。
活动现场 浙江在线记者 李心怡 摄
聚焦企业发展路径,浙江将靠前对接服务,组建200名以上的知识产权服务专员队伍,建立分类服务机制,为1500家以上企业提供个性化指导,助力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资源供给,利用专利导航服务,指引企业优化创新方向。推动技术攻关,实施100个以上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助力打造更多硬核成果。
为了让企业发展动能更强,浙江还推进高校院所与企业供需匹配,将更多“沉睡”专利转化为生产动能。拓宽转化路径,打通“好技术—好专利—好产品”全链路,力争为企业增加产值1500亿元以上。提升品牌价值,运用质量、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工具,打造“浙江精品”,打响浙江品牌。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浙江将提高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效能,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升级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30家以上境外知识产权公益服务站,提升涉外知识产权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指导水平,护航企业放心“出海”。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构筑新动能的关键,主动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
活动现场,浙江发布了《浙江省人工智能专利布局与申请指引》。企业可以通过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等5家国家级保护中心专利预审绿色通道,申请国内人工智能专利。另外,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还开设“专利申请前评估”和“专利批量预审”专项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个性化需求。
同时,聚焦专利转化中“供需匹配效率低、市场化渠道不畅”堵点问题,杭州市知识产权局在全国率先探索AI大模型赋能专利转化运用的路径,杭州市高校专利转化精准匹配大模型正式上线。该应用汇集5万条在杭高校可转化专利数据、3.5万余条科技型中小企业基础数据、13万条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据,以及企业主营产品、投融资等数据,构建专题知识库。
“只要输入专利数据,就能深度分析企业经营信息与高校专利IPC分类号的一致性、企业需求与高校专利技术的匹配性、企业现有专利与高校专利的技术相似性等适配情况,精准构建高校可转化专利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匹配度画像,智能筛选出适合实施该高校专利的企业名单,给出企业专利应用、技术开发、产学研合作等建议,推动专利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发展促进处处长沈建国介绍。
此外,浙江企业“走出去”,离不开高水平、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的支撑。今年,浙江成功引进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等国际化高端服务资源,为浙江各类创新主体,尤其是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国际化专业服务。浙江还发布了进一步健全涉外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构建协同高效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加大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机构引培力度、支持商事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参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支持企业设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等七项实招硬招,将为浙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支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