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5日讯(记者 孙婧宜)2025年是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7月15日下午,文润之江——“新时代 新征程”浙江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览开幕式在浙江展览馆举行,展览回望浙江大地上的思想之光、实践之路与创新之变,全景呈现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开幕式现场 记者 孙婧宜 摄
此次展览共展出61件美术精品力作,由浙江美术名家及青年新锐艺术家创作,汇聚浙江美术界老中青艺术力量,涵盖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等多种形式。
展览分“蓝图引航”“光华霞举”“逐梦征程”三个板块。艺术家们或聚焦重大文化地标拔地而起的时代印记,或捕捉农村文化礼堂里的欢声笑语,或描绘良渚文化、宋韵文化、上山文化等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或渲染之江大地上的精神共富图景,展现了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年来的重大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
《文化兴邦——八项工程》 鲁利锋 初艳淼 王克景 孔国桥 版画 220cm*110cm*8
走进展厅,巨幅版画作品《文化兴邦——八项工程》映入眼帘。作品由8块220cm*110cm的版画组成,画面涵盖良渚遗址考古发掘、游客漫步千年大运河畔、《黑神话:悟空》角色形象赢得爱好者争相合影、越剧《梁祝》演员与海外观众汇聚一堂等场景。
“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成果非常多,我们在设计作品时确实遇到了遴选难题,但最终我们精心挑选了这8个典型案例,期望以此展现20年来浙江的文化发展成就。”作者代表、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鲁利锋说。
《春山有约——人文乡村建设》 沈晓明 国画 240cm*377cm
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金奖获得者沈晓明这次带来名为《春山有约——人文乡村建设》的国画作品。这幅作品以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青龙坞的放语空胶囊书店为原型,生动展现了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
“青龙坞曾是个典型的空心村。但当我工作日来到这里时,却发现书店里聚集了不少游客。”沈晓明透露,画作取名“青山有约”,寓意着城乡间的约定,是新农人与城市人间的约定,乡村与未来的约定。“来乡村看看吧!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有很多年轻人创造价值的广阔舞台。”
《互鉴——举办“良渚论坛”》 何红舟、汪文斌 油画 220cm*380cm
此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红舟曾与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黄发祥共同创作重大主题美术作品《启航——中共一大会议》。数年后,何红舟与杭州画院(杭州油画院)副院长汪文斌联手,创作了油画《互鉴——举办“良渚论坛”》,该作品亦在展览中展出。
“我们在良渚论坛能够看到世界艺术家对良渚是充满崇敬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场景展现各国艺术家在良渚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互鉴。”何红舟认为,相较于论坛现场和展柜中的玉琮、玉璧,户外遗址更直观表达了良渚的城市建设和恢宏风貌,作品由此诞生。
《文化的力量——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 浙江省油画院 油画 220cm*348cm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邬大勇、陈洁 油画 240cm×330cm
此外,展览现场呈现了由浙江省油画院的艺术家们共同创作的《文化的力量——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作品将李祖村、《黑神话:悟空》、戏剧下乡、具身机器人等元素在同一时空串联。还有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邬大勇等艺术家创作,详细刻画“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工作人员以及参观观众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一系列美术精品。
展览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画作既是回望来时路的全面总结,更是对踏上新征程的深情召唤,观众能够从中看到“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来的精彩蝶变。
此次展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中国美院主办,省美协、浙江展览馆、《美术报》社承办,展览将持续至7月30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