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0日讯(记者 李心怡)7月15日正式施行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一照多址”“个转企”“跨区迁移”等突破性细则,为全国超1亿个体经营者开辟了发展新路径。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截至目前,浙江共有个体工商户727.84万户,占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的64.65%。此次《规定》的出台对浙江有何意义?又将如何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个转企“直接变更”,36年老厂华丽转身
“我们盼了三年,终于保住了老牌子!”新规实施后,杭州市富阳区政务中心里,丁锡端抚着烫金的新执照难掩激动。
丁锡端领到营业执照 富阳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丁锡端创于1989年的“富春江仪表厂”手握9项专利,曾为“神舟”系列飞船风洞试验提供部件,是行业内的“老字号”。但因一直属于个人独资企业,在融资、投标等方面受限,难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年前,丁锡端有了想要转型升级为有限公司的打算,“但当时没有政策支持,要想转公司,只能先注销原来的个体工商户,再注册新的企业。这意味着几十年积累的客户信任、行业资质甚至‘富春江’这块金字招牌都可能付诸东流。”丁刚谈道。
如今《规定》明确,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可通过变更登记直接转型为有限公司,且保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立时间、名称字号和相关行政许可。
顺理成章地,丁锡端的“杭州富阳富春江仪表厂”在新规施行第一天,正式更名为“杭州富春江仪表科技有限公司”。“36年的商誉保留了,经营要素也能无缝延续下来,真要感谢政府为我们打通了这条‘成长通道’。”丁锡端说。
“一照多址”破解扩张难,创业者轻装上阵
另一头,温州瓯海区市场监管局,服装店主冯济初手握崭新的“一照多址”营业执照感叹,“过去每开一家分店都需单独办照,管理成本高,现在我名下两家店共用一张执照,方便多了。”
冯济初领到营业执照 瓯海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老冯已在温州鹿城经营服装店多年,生意做得好,便开始“开疆拓土”,他和女儿名下如今共有多个店铺。“今年8月,我打算在瓯海区再开一家分店,开业前来办理营业执照,没想到刚好遇上了新政。”老冯说,“我把身份证、租房合同提交窗口后,工作人员立马就把‘一照多址’的营业执照办下来了,整个过程仅花了十几分钟,还降低了成本。”
据悉,新规允许个体工商户在其登记机关辖区内多个实体经营场所共用一张执照,且对于同时通过线下和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在申请登记实体经营场所的同时登记网络经营场所,实现线上线下经营“一照多址”。
“《规定》的实施,对个体工商户发展来说是有力支持。”瓯海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分局相关负责人李苗丽表示,“‘一照多址’能够为个体工商户创造更宽松、便捷的营商环境,便于个体工商户开设分店,降低了管理成本。既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也为个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助力。”
红利持续释放,为个体经济注入强心剂
新政红利不止于此。其中还允许个体工商户跨区迁移;经营权继承有章可循,为打造“百年老店”铺路;对“僵尸个体户”实施“另册管理”,释放市场资源……
早在2023年底,浙江便先行先试,出台了《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个体工商户直接变更为企业的实践。保持个转企前后字号、档案、荣誉称号等方面的延续性,提供了从登记、许可、税收、金融、社保、用工、专利等全要素、全链条服务,个体工商户登记数量稳步增长。
“市场监管总局《规定》的发布,让个体工商户在登记便利化和规范化上的规则更加清晰,这是商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精准助力个体工商户发展,浙江还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建立“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分型标准,针对不同类型主体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目前,全省已认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56万户,
去年,全省开展“大企帮小店”专项行动,“大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有优势,“小个体”无缝贴近市场、直接服务百姓千家万户,将两者优势相结合,结对开展技术、资金、金融、法律等帮扶。到2027年底,浙江计划推动1000家知名企业与10万户个体工商户结对帮扶。
“让街头小店轻装前行,让老牌工厂破茧重生……我们不仅要‘管理’好个体户,更要当好个体户的‘陪跑员’和‘服务员’。”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