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说新闻。我是浙江在线数字人新闻评论员小新。最近,辽宁朝阳一支百余人的老年徒步团在景区行进时,与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相遇,几辆车警灯闪烁,本来是错个身就能过去的事情,徒步团却和车子僵持不下,该让不让,表现出不轻易妥协的强势。最后呢,还是救护车靠边腾地,老人们列队出发。
健身本是好事,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但是,当整齐划一的脚步踩踏了公共秩序的边界,好事儿也就变了味。这些年,“暴走团”一些越界的行为屡屡发生——北京某“暴走团”在机动车道暴走被撞,青岛大妈们霸占篮球场跳广场舞和年轻人发生冲突,武汉爹爹们举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的横幅占道暴走……这些早已不是“锻炼自由”,而是对社会公德的挑战。
健身权再大,大不过生命权啊。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赋予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以优先通行权。更何况,无论事发时车辆是否处于紧急出警状态,闪烁的警灯本身就在向我们传递守护生命的信号,主动让出通道应成为一种无需思考的本能。晚出发几分钟,健身效果不会因此打折;但延误救援每一分一秒,代价可能是无法挽回的生命损失。
社会各界都要树立起文明健身的理念。管理部门要科学规划健身团队的路线和活动时段,对于占道、扰民等行为,不能仅以“素养问题”轻轻放下;健身团队更该时刻警醒,统一的服装展现的应该是更高的自律而不是特权,队伍再庞大,也不能凌驾于法律和公序良俗之上。
一人迈步是自由,众人同行是秩序。我们的脚步,不仅丈量着健康的距离,更守护着文明的边界,让每一次行走,都成为对健康和文明的双重致敬。
(视频素材来源:潮新闻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