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8日(记者 孙婧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05年,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开启了浙江文化建设的壮阔新征程。
二十载春华秋实,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从宏伟蓝图变为生动实践,今日之浙江,文明新风劲吹、文艺精品迭出、文脉传承创新、文化产业勃兴、文化人才辈出,一幅以文化人、以文润心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二十年,文明素质工程成效显著,之江大地善潮涌动——
西湖边,一道道橙色身影手拉着手,站在路口,红绿灯交替间筑起安全屏障;国际足联202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散场后,七万多名球迷弯下腰捡拾着座位周围的垃圾;“最美凉茶摊”延续近半个世纪服务市民;“礼让斑马线”成为浙江各城市的“金名片”。还有湖州志愿者沈卫东用一根彩虹绳圆了盲人奔跑梦,衢州“剃头匠”方来友坚持上门理发70余年仅涨过一次价,丽水老人陈金英用10年时间还清2077万元欠债……凡人善举汇聚成河,绘就浙江崇德向善的精神底色。
杭州延安路平海路口,40名志愿者在太阳炙烤了一天的十字路口组成“最美人墙” 记者 杨晓轩 摄
二十年,文化精品工程硕果累累,文艺创作生机勃发——
从《温州一家人》《鸡毛飞上天》,到《狂飙》《藏海传》,一部部浙产佳作破圈传播;游戏《黑神话:悟空》以惊世之姿横空出世,不仅征服全世界游戏玩家,还掀起传统文化风潮;越剧《新龙门客栈》《我的大观园》、婺剧《三打白骨精》、音乐剧《南孔》等成舞台艺术爆款,让传统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越剧《新龙门客栈》剧照。图源: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二十年,文化研究工程深耕厚植,学术成果层见叠出——
2005年至今,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已实施三期,围绕“今、古、人、文”立项课题2240余项,出版3900多部研究成果。今年6月,工程发布了成果数字平台,上线648种、1105册图书,免费向公众开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历经20载,将散落在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12405件(套)中国古代绘画藏品收录成库;宋韵文化、吴越文化、阳明文化、和合文化、南孔文化、黄帝文化、大禹文化等历史文化名片持续擦亮。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里的“书林” 记者 孙婧宜 摄
二十年,文化保护工程扎实推进,文脉传承薪火相传——
杭州西湖、中国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江郎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浦江上山遗址、余姚河姆渡遗址等得到系统性保护利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等13个项目入选人类非遗,浙江拥有人类非遗、国家级非遗及传承人数量皆居全国首位;在全国率先组建文物安全银盾督查队,文物安全监管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断桥上的游客 记者 陈天怀 摄
二十年,文化产业促进工程亮点纷呈,文化与经济比翼齐飞——
传统特色产业借势特色文化乘风而起,茶叶出口量和黄酒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丝绸营收占全国一半;影视演艺、大视听、历史经典、动漫游戏、文化制造、创意设计等产业全面发力,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蓬勃发展,全省文化上市企业超68家,文化产业创新力与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良渚文化大走廊、之江文化产业带、横店国际影视文化创新中心等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孵化世界级一流文化企业。
横店华夏文化园里微短剧剧组正在拍摄 记者 孙婧宜 摄
二十年,文化阵地工程普惠民生,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浙里文化圈”数字平台整合了全省文化场馆、景区、活动、非遗、艺术培训等众多资源,精准提供文旅信息推送、在线预约、活动报名等服务;之江文化中心、杭州国家版本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设施接连建成;“盲盒音乐会”“西子廊桥”成为网红打卡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遍布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可“圈”可“点”;首创“文化特派员制度”,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西子廊桥前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记者 栾兰 摄
二十年,文化传播工程守正创新,浙江声音远扬四海——
《之江新语》《红船精神》等图书多语种全球出版;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金字招牌”愈发闪亮,良渚论坛、“丝绸之路周”等活动国际影响持续攀升,“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声名远播;潮新闻、Z视介新型传播平台升级迭代,“浙江宣传”公众号收获近450万用户,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不断做强。最近,“山海相契 又见江南”诗画浙江文旅推介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展走进意大利那不勒斯,日本大阪世博会“浙江周”隆重开幕,江南韵味正惊艳世界。
2024年11月20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二十年,文化人才工程育用并举,名家新秀竞相涌现——
2004年,浙江启动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入选省级以上人才项目的文化人才共1000余人次。如今,浙江又通过创新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文杰行动”、青年文化人才“文新行动”、人才生态涵养“文优行动”,为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让浙江成为文化人才向往之地、聚集之地、创新发展之地。
站在新起点上,浙江正沿着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开辟的道路,创新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