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7日讯(记者 汪雨晨)AI如何在浙江点燃新质生产力的火花?8月27日上午,在浙江开放大学,由AI数字人与小学生共同演绎的原创歌曲《浙里最科学》拉开了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杭州)主场活动的序幕。清澈的童声与虚拟人默契配合,唱出对未来的无限想象,而这,正是当下浙江“科技赋能生活”的鲜活图景。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本次活动以“AI在浙江——寻找身边的人工智能”为主题,聚焦智慧城市、生命健康、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四大场景,通过中外青年探访小队实地体验、现场路演、科普剧等多元形式,生动呈现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百姓生活、赋能产业发展、助推社会进步。这也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实施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浙江以一场接地气、显活力、见深度的科普实践,正式开启全省科普月系列活动。
在本次活动的重头戏“探寻AI”环节中,中外青年探访小队分赴浙江多地,亲身体验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赋能生产与生活。在智慧城市场景,台州路桥区外国语小学教师帕斯卡感受了杭州“城市大脑”带来的高效通行;在生命健康板块,来自尼日利亚的王倩体验了AI数字诊疗和省肿瘤医院的胃癌早筛创新;来自叙利亚的卡玛乐则走进绍兴金蝉布艺的智能车间和金华横店影视基地,见证“智造”如何重塑传统产业;而在绿色发展方面,来自俄罗斯的萨沙与其他队员则探访了温州、台州、湖州等地,了解AI在生态监测、核电运维等领域的应用。四大场景共同呈现出一个鲜明主题:AI已不再遥远,它正改变着浙江的发展轨迹和每个人的日常。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杭州市科协发布了2025年新认定的28家新质生产力科普馆,涵盖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医疗器械、未来产业等领域。去年,全省发布了114家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馆(点),今年还将推出47家,一大批“可体验”的科普场馆可作为公众常态化接触AI科技的“线下阵地”。
现场还推荐了百余条浙江省“Citywalk”科普研学路线,其中重点推荐了“杭城机甲探秘:从仿生到智能的机器人之旅”“虚实共生:浙江元宇宙智能体验路线”“AI驾道:从汽车制造到未来出行之旅”等10条路线。市民可沿这些主题路线,边漫步城市,边感知科技。
此外,活动现场揭晓了2025年浙江省“十百千万”科学传播专家名单——2025年度浙江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TOP10、2025年度浙江省科学传播团队TOP10与2025年度浙江省网络科普达人TOP10名单。入选者包括破解技术密码的首席专家、打造爆款科普产品的创意团队、吸引千万网友爱上科学的网络科普达人……人工智能学会还发布了浙江省人工智能专家服务团名单,百余位顶尖专家组成的“AI智囊团”,一直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
“本次科普月的主题是‘寻找身边的人工智能’,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公众真切地感受到人工智能并不遥远,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浙江省科协科普部部长龙爱民介绍,本次科普月力求打破以往单向输出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感,引导大家在互动中感知科学、理解科学。与此同时,科普工作也将更加紧密地服务于科技创新,既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也通过科普激发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真正实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接下来,全省11市将联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主题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新热潮。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