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央媒看浙江 正文

宁波“科技强警”守卫东方大港

字体:
—2023—
07/20
14:14:00
2023-07-20 14:14: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 方益波

  夜幕笼罩着海面。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甬江口,一艘不明国籍的可疑船舶靠泊卸货。

  根据情报线索和科技手段,凌晨,抓捕行动实施,现场查扣走私集装箱18个、运输车辆8辆,抓获涉案人员31人,案值上亿元。这是2020年10月17日破获的特大海上走私案。

  宁波舟山港已连续14年货物吞吐量居全球第一。宁波市正在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高水平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从1951年在镇海成立新中国第一批移民管理机构之一那天起,宁波边检队伍历经时代风云,为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守卫东方大港。在打击犯罪、服务经济民生事业中,宁波边检尤其注重“科技强警”,装备和自主研发高科技软件应用及硬件设施,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智能化。

  在与违法犯罪斗智斗勇中,宁波边检向科技要管理质效,投入使用一批重要装备,极大震慑企图“浑水摸鱼”的不法分子。

  “水文条件良好,机器人下水,清晰度良好,运行稳定,开始传输图像。”民警和技术人员操作水下机器人对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公司9号泊位的“地中海伊斯”轮进行水下船体检查。

  引进水下机器人,实现了管控视野“由陆地向海上、由海面向水下”的拓展,大大提升了口岸查缉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边检查缉使用高科技,一点都不影响船舶进港靠泊作业,一艘400米长的海上巨轮,1个小时就实现船底部位一览无余!”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公司操作部经理肖屹说。

  宁波边检首创“中国边检登轮码”,被纳入国家有关部门港口防疫指南。为更好服务企业,还推出24小时全天候通关服务,开展“一站式”通关作业,取消相关表单的纸质提交,倡导电子化、全共享,基本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今年4月,梯口核验终端在宁波全市海港口岸装配,该设备采用“软件平台+核验终端”的方式与“中国边检登轮码”进行互通,通过高精度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人员并通过4G信号自动上载到“中国边检登轮码”服务器,从而实现码头作业人员登轮流程便捷化、高效化。

  镇海港是集海港和江港于一体的“潮汐港”,每天只有两次涨潮时段适合船舶进出港。宁波外代散杂货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施忆东说:“以前外轮出境入境一次,我们代理至少需要在宁波和镇海之间来回跑两趟,每趟一个半小时、约60公里。如果滞留,一小时至少产生2000美元损失。而现在点点手机就可以完成所有申报,堪称三个‘省’:省时、省钱、省心。”

  据统计,宁波边检站近一年来通过“一次性”办结出入境手续和“移泊免办”船舶手续2项服务举措,共为国际航行船舶累计缩短通关时间约2.6万小时,节约直接经济成本约3.19亿元,开通生产作业绿色通道80余次,高效完成约7.2万辆整车出口勤务。

  该站自主研发全省首个“海港边检业务数据智能复核辅助系统”,创新建立“诚信+”监管体系,着力构建口岸治理“枫桥网格警务”模式。今年3月,宁波边检站正式启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网格警务,部署开展“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服务发展”活动。(参与采写:孔建华 舒波 许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科技;宁波舟山港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在与违法犯罪斗智斗勇中,宁波边检向科技要管理质效,投入使用一批重要装备,极大震慑企图“浑水摸鱼”的不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