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孙家畈村,嗒嗒作响的农机正忙着翻耕和插秧。年近七十的村民余彩女挽起袖子,卷起裤脚,脱下鞋袜,下到水田中,干劲十足地帮忙传递水稻秧苗。
这里,水稻插秧已接近尾声,绿油油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春耕生产忙,播种新希望。“现在可不止这一季要忙!”
6月中旬,孙家畈村绿油油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像这样的连片农田,孙家畈村有300多亩。前几年通过土地流转,农田从农户统一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经营,每年种植水稻,这为村集体带来了不少收益。
“过去,我们只在5月到10月底种单季稻,收完稻子后农田就休耕了。”余彩女口中的这种秋收后至次年春播前未实行种植而“季节性撂荒”的耕地,被称为“冬闲田”。在淳安乡村,冬闲田情况普遍。每年小半年时间的闲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耕地资源,更让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无法安心。
“以前到了冬天,没有农活干的,闲在家里,心里总不踏实。”余彩女指向身后的农田,“现在,冬天可以种蔬菜了。你如果早来几个月,就能看到我们在这里采摘牛心甘蓝,特别热闹!”
今年3月,孙家畈村村民正在田里采摘牛心甘蓝。受访者供图
“为啥以前田里种不上蔬菜?”
“我们从来没在冬天种过菜,没那个技术。种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能卖多少钱。”余彩女的话,反映了困扰山区冬闲田利用的技术、销售、收益三大痛点。
如何帮助和引导农民们将冬闲田盘活利用起来?淳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余青平坦言,这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协作。
为破解“冬闲田之痛”,2022年,淳安县与海亮集团下属农企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下称“明康汇”)达成战略合作,拉开了“百村万亩亿元”产销共同体建设的序幕。凭借资源优势,孙家畈村成为首批试点,利用水稻收割以后的农闲土地,规划越冬蔬菜种植,建成150亩的产销共同体示范基地。
“蔬菜谁来种?”
“村集体牵头组织村民种植越冬蔬菜,企业在生产端提供技术指导、销售端品牌赋能,双向发力,提高耕地复用率、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淳安县大墅镇孙家畈村大学生村官、党支部支委余悦介绍。
2022年底,在村里的号召下,余彩女头一回在冬天里下地干活。“当时就在这儿种的,和我一起的还有三四十人。”余彩女脚下的这片田正是第一块“试验田”。
“啥品种的蔬菜都能种吗?”
“那可不是。没有大棚,碰上雨雪天气,菜很容易受到冻害。”余彩女表示,在冬季里种蔬菜并非易事,因此,种什么品种的蔬菜、种多少,都要考虑。不过幸好,这些都有专家帮忙。
“我们联合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等专家团队,精心挑选了利润可观且种植要求没那么高的优质越冬蔬菜品种。同时,与村集体、县农业农村局实现联动,成立技术专班,向各村派出常驻技术员,提供全过程的种植技术指导。”明康汇乡村振兴事业局一局总裁薛丁文介绍。
如今,像苏州青、牛心甘蓝、一点红萝卜等蔬菜已成为“试验田”里的“常客”。村民在种植管护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一个电话,农技专家就会现身田间地头。
专项种植指导组的工作人员(右)正在为村民答疑解惑。受访者供图
“菜种好了,往哪儿销?”
“村民只管种,剩下的交给我们!”薛丁文表示,按照订单收购的模式,企业负责兜底采购。“我们利用长三角地区近500家社区生鲜门店、覆盖380个乡镇的数字农贸渠道,将高山蔬菜源源不断地送往附近城市的居民餐桌,实现山区生态蔬果的全渠道、常态化销售。”
如今,来自淳安地头的蔬菜,通过冷链运输,最快8小时就能出现在明康汇的门店货架上。就近供给,降低了生鲜损耗。通过门店消费大数据的分析,企业也能清晰地了解哪种菜卖得好,从而精准下单,避免村民盲目种植。
“种蔬菜挣不挣钱?”
余彩女算了一笔账:“都是熟悉的农活儿,每做一天就有100到120元,像我们夫妻俩一起做,一个月能净赚七八千元的工钱。另外通过土地流转,还可以拿到1200元的租金。”
来自淳安的新鲜蔬菜,最快8小时就能出现在长三角消费者的餐桌上。受访者供图
在孙家畈村,和余彩女一样年龄在六七十岁的留守老人还有很多,冬闲田利用起来后,种菜这种轻体力活,他们刚好可以做。面对实实在在的增收,村民的种植热情日益高涨。“去年冬季,我们村及邻村有100多名村民参与进来。”余悦介绍。
2023年年底至2024年5月,小半年的冬闲期,孙家畈村150亩永久基本农田共增收60万元。其中,26万元装进了当地老百姓的口袋,34万元则充实了村集体经济。
近两年,明康汇更是在探索中发现,口感软糯、略带甘甜的冬季“霜打菜”深受浙江地区老百姓的喜爱。
“霜打菜”是一种统称,不单指某一种蔬菜,通常指的是在秋季霜降之后,一些蔬菜因为受到霜冻的影响可能带来口感和营养价值上的改变。围绕“霜打菜”这一市场需求,明康汇趁势推出“千岛湖霜打菜”品牌IP,将订单交给孙家畈村的村集体进行生产。
如今,每年冬季只要家中无事,余彩女便会主动报名参加霜打菜种养。“有机会你可以尝尝我们种的霜打菜,生吃也很甜!”
“目前,‘霜打菜’市场反应非常好,较之同品种、同时期的大棚蔬菜有最高50%的溢价,每亩地的收入可至少提升三四千元。”薛丁文说。
2023年,以孙家畈村产销共同体基地为示范,淳安县与明康汇合作冬闲田近1000亩,带动种植面积超4570亩,带动5个村、约300户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致富,户均增收超1万元,为村集体创收带来新机遇。
“今年,我们的合作面积增加到了5000亩,涉及当地12个乡镇的25个村。”薛丁文表示,期待有更多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生产端,形成规模化种植,实现规模效益,让更多“冬眠”的农田“醒”过来。
记者手记:
杭州市淳安县是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特别生态功能区。在守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发展富民,更需要系统筹谋、精准施策。
2021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启动面向山区26县全域结对的“新型帮扶共同体”建设,民营企业被创新纳入成员单位。在政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已从最初零散的农产品销售帮扶合作,探索出一种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奔富的“产销共同体”合作模式,在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冬闲田、打造生态区域农业品牌,推动低收入农户增收。
在国家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各级政府积极谋划全局,大力推动项目落地,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不断寻求探索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而淳安冬闲田的合作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样板意义,这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社会各界共创共建乡村振兴事业美好未来的典型案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