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武义县桐琴镇乌牛山、陈思湾、金山岭等三座小型水库不动产权登记证发放仪式在武义县桐琴镇政府举行。此次发放的19本不动产权证清晰的标注了水库的共有权利人及按份共有比例,乌牛山水库由4个村共有,陈思湾水库由7个村共有,金山岭水库由8个村共有。
这三座小型水库是全国首批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水库跨县域不动产证登记水库,通过创新协商机制,将“两县共管、权责模糊”的历史遗留水库转化为明晰产权的集体资产,为全国深化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样本。
时间回溯至20世纪50年代,原武义县与永康县(现永康市)合并为“武永县”期间,两地村民共同投工投劳建成这三座水库。随着1961年行政区划重新调整,水库陷入“两县共管却无人担责”的困局:农田灌溉权属纵横交错,维修资金分摊争议持续数十年,水面养殖收益分配纠纷成为引发两县村民矛盾的导火索。
2024年武义县被列为全国水库不动产登记试点后,这三座涉及两县13个行政村、产权关系错综复杂的跨县水库成为改革“硬骨头”。“既要尊重1958年手绘施工图记录的原始建设事实,又要符合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其复杂程度远超普通水库登记。”武义县水务局工程管理与监督科胡卫星表示。
面对这一难题,当地创新构建“协商确权三步法”解题体系:组建由两县水务专家、镇村干部、老库长构成的专项工作组,历时三个月翻查1958-1962年间工程账本、投工投劳登记册等泛黄档案,复原建设时期各村劳动力投入、物资贡献等原始数据;建立“县级部门政策指导+乡镇政府协调搭台+村集体自主协商”三级联动机制,累计召开11轮跨县协调会,创新推出差异化确权方案——乌牛山水库依据2012年维修时各村实际出资账单,采用“维修资金折股法”核算产权比例,陈思湾、金山岭水库则根据灌区农田受益面积数据,首创“农田受益权重法”划定权属份额;所有确权方案同步在武义县桐琴镇东湖村、永康市西城街道下谢村等13个行政村公示栏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设置专职政策解读员驻村解答疑问,最终根据村民反馈优化调整4处权益分配细节,实现确权全程零信访。
“泛黄的维修账单就是最好的产权证明。”永康市西城街道下谢村村干部俞泽青说,“现在按出资比例确权,既对得起老一辈的付出,也守住了子孙后代的权益。”
武义县桐琴镇桐二村拿到了乌牛山水库54.6%的份额,村党支部书记金杭伟非常高兴,“责权利明确了,对于我们4个跨县域村来说是个大好事,大家都说要共同将共有水库保护好、开发好,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随着共有水库的确权落地,三座水库已提前释放改革红利。今年1月,金山岭水库完成新一轮养殖经营权发包,5年期承包收益25万元由确权后的8个村按股分红;乌牛山、陈思湾水库经营权流转方案正在制定,预计年内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
据武义县自然资源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99座水库不动产确权登记,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146本,其中国有水库评估价值达50亿元,集体所有水库增值3.6亿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