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期2019/04/22

传承与创新 慈善之花绽放之江大地

4月22日,《浙江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9)》在杭州发布。浙江慈善是中国慈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慈善活力最强的几个地域之一。浙江慈善事业的发展既是历史传承的延续,又是当代浙江人创新引领的结果,在制度、文化、技术等方面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分享到 :

  转型中的浙江慈善既有制度、模式、融合等方面保持创新引领地位,亦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但在制度、文化、商业、技术等多重推动下的浙江慈善是中国慈善极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01.jpg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老敬亲、乐善好施、诚实守信、造福桑梓等饱含慈善蕴意的价值倡导,促使达济天下的善举通过善会、善堂等载体实现了几千年来的绵延,浙江“善人善举”层出不穷。例如捐款不留名的慈善人士“顺其自然”、“兰小草”等,有捐巨资并投身公益的企业家陈伟兴、茅理翔、钱峰雷等;多年活跃在义工一线的方华娟、朱其坤、杜时杭等,这些慈善人物的善举是高尚人格和浙江慈善精神的感召,他们在捐资助困、器官捐献、义务奉献等方面的慈善行动引起共鸣,成为浙江慈善保持活力的动力源泉。

2017-2018年浙江省援助支出与受助人次

  从援助领域来看,传统慈善领域仍是关注重点。其中,助老、助困、助医、助学位于援助榜前列。据统计,浙江省2018年援助支出218563万元,比上年增长了50861万元,受助人次188万,比上年增长了20万人次。


02.jpg

2015-2019年浙江省各类型社会组织增长情况

  截至2019年3月31日,浙江省各级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56021个,其中社会团体2446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0859个,基金会700个。

全国慈善组织数量省份排名TOP10(来源:慈善中国2018年10月30日数据)

  自2017年开展首批“慈善组织”身份认定以来,截至2018年10月30日,浙江省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中依法登记和认定慈善组织588家,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1个,增长率为300%,全国省份排名第3位。

图片1.png

浙江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信息

  截至2018年9月,在登记的社会组织中,浙江省共有登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1012个,全省持证社工达48275人,社工岗位共16147个,这些岗位涵盖社区服务、社会救助、公益慈善、青少年事务、司法矫正、禁毒、医务等多个领域。

  截至2018年9月30日,浙江省累计注册志愿者1337.5万,在服务困难群众、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等重点领域发挥集聚传播作用。

  在慈善管理部门不断优化注册登记流程,出台精准化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社会组织质量明显提升,内部治理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性人才数量持续增加。

03.jpg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慈善工作的深度融合,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龙头互联网平台继续发力,助推“互联网+慈善”进入更加全面深入的平台化、智能化场景,慈善发展模式、生态、路径迎来新机遇,浙江互联网慈善事业生态正在进入升级版。

  “互联网+慈善”推动了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变迁。捐赠的“原子化”形态正在发育,以支付宝的蚂蚁森林等形式,将合理消费、健康生活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公益参与的可及性和场景化更加生动。浙江本土慈善机构发起的亲青筹、善园网等平台捐款形式多样、反馈机制完善,让社会救助更加可及,社会监督更加多元。 

04.jpg

2018年中国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募捐成果

  2018年,民政部依据《慈善法》指定的2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共为全国1400余家公募慈善组织发布募捐信息2.1万条,网民点击、关注和参与超过84.6亿人次,募集善款总额超过31.7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26.8%。

  中国慈善在制度化驱动下的未来发展轮廓已经初步清晰,浙江慈善创新与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未来,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提供更加充沛的资源保障,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将提供更加生动的慈善参与场景,政府慈善立法体系的稳步推进将提供更加稳定的制度支撑,古今慈善文化的发掘将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源流和精神动力,多主体、多类型、多向度的慈善融合将推动浙江慈善走的更深更远,对公众慈善需求的回应将更加精准及时。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