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生产作业夜景。(高雪峰 摄)
【核心提示】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发挥港口“硬核”力量,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对宁波而言,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话题。其中,提高软实力是关键。
【人物名片】
刘达 市人大代表,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执行主任
杨政 市人大代表,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总经理
陆卓鋆 市政协委员,中信港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港航界有一句老话: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作为年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三的超级大港,宁波舟山港去年以来不断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奏响不间断的码头协奏曲。但繁华背后,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正在各层面涌现。
“随着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功能布局的调整及资源要素的趋紧,宁波‘港与城’的矛盾日益突出,港口集卡车作业与城市生活空间交叠,对交通安全、生态环境等形成较大压力。”刘达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些问题需如何改善?刘达认为,智能化和数字化是增强港口软实力的基础工程。北仑区和宁波舟山港要“身先士卒”,共同深化“智序港城”项目建设方案,谋划车辆动态监管应用,堆场、停车场、物流园区预约应用,司机管理应用和综合服务应用等一批数字化标志性应用,解决多跨协同和数据共享问题。
“纵观伦敦港、新加坡港等世界先进港口,它们均由最初的货物装卸,向综合航运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港产城融合模式发展。宁波想要发挥港口硬核力量,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是时候在中高端航运服务业这一项软实力上谋划‘关键棋’。”杨政说。
杨政认为,经过多年发展,宁波在高端航运服务业领域的要素集聚了不少,例如金融、保险、仲裁、交易中心等。但一家航运企业落户时,还会把航运人才、船舶设计制造修理等“必需品”考虑在内。
宁波在整个航运服务产业链中还需加强的正是这些“必需品”。杨政希望,宁波可以把眼光放在实处,跟上海、舟山等城市错位发展,从中端着手,往高端发展,借助多所高校培育专业人才,优先借助制造优势发展造船业,完善航运上下游产业链,吸引更多航运企业落户,丰富强港的内涵。
港口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陆卓鋆认为,宁波口岸环境的发展也需再加把劲。他以汽车进出口为例表示,这一领域一直是国家引导鼓励发展的外贸新业态,尤其新能源汽车出口是块巨大的“蛋糕”。
“宁波港口条件优越、产业实力雄厚、汽车市场成熟,具备做大做强整车出口的基础条件。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的集聚叠加优势,也为宁波开拓‘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等新兴市场提供强大助力。”陆卓鋆发现,目前停靠宁波口岸的滚装船数量并不足以支撑宁波发展整车出口的“野心”,应积极利用丰富的集装箱航线实现出口。
他表示,宁波可以在这些领域放开胆子、迈开步子,通过政策引导和部门协作,探索试验整车进出口操作新模式,特别在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的预期下破除出口梗阻,畅通汽车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