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乘“数”而上, 温州如何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

字体:
—2023—
02/08
15:12:18
2023-02-08 15:12:18 来源:温州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入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数字经济是构建协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

  站在新赛道,温州如何拥抱数字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利用新赛道,温州如何加快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聚焦数字经济话题,代表委员、市数字化改革研究中心专家和市民网友纷纷畅抒己见。

  从消费到生产,数字经济孕育巨大潜力

  一组镜头

  2022年底,温州数字生活节在市区瓯江路举行。活动现场以“一起发现生活智趣”为主题,集结国内领军企业和本土优势企业,重磅打造了长达1.8公里的“未来生活”街区,一站式展示数字生活新图鉴。这彰显着“数字生活”概念与市民生活愈发休戚相关,无论是在消费端,还是在生产端,数字经济正悄然融入寻常百姓家。

  终端连着全局部署。去年,我市发布《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培育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打造数字经济领跑区”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力做大做强浙江省数字经济“第三极”。

  围绕数字产业化,温州形成了各地错位发展的数字产业集群。乐清以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物联网传感器等产业为主;鹿城、瓯海以软件信息服务业、数字安防等产业为主;瑞安、平阳以汽车电子、智能装备等产业为主……温州数字产业化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跨越,形成项目招引“磁场”。

  2022年,温州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迎来“重量级”成员——中国数安港,立足浙江、服务全国,力争数据安全与应用产业“3年成规模,5年破千亿”。

  抢抓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温州构筑起未来发展优势的战略方向,擘画经济发展的潜力与前景。

  两会观点

  当数字经济遇上本土产业,全新的发展模式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此。

  新兴产业拥抱数字经济须重人才

  市人大代表谢瑞霞: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引擎,与新兴产业结合激发巨大潜力。从技术角度来说,数字经济最核心的内容是数据、模型和算力。海量的数据、数据收集和清洗归类的处理方式形成本土数据资产,在模型(算法)的加持下让数据变得智能,变得为我所用。那么,如何让数据变智能?重点在模型构建上,这就需要人才引入和培养。

  建议温州投入超算中心项目建设,集聚一批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芯片生产领域企业等,带动生态体系建设,利用人才政策将高端人才留在温州。同时,打造更加符合温州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专业规划设计和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后续学生梯队。

  传统产业抢占转型发展“制高点”

  市政协委员金欧阳:

  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温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民营经济对温州GDP贡献率超90%,从事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期待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

  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是温州数字经济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的核心。对传统企业来说,围绕实体产业构建出数字化业务形态和行业生态,加快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与创新,才能抢占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制高点。

  培育大数据沃土,让产业加速迭代创新

  问计专家

  从传统产业大市到数字经济强市,温州迈出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

  2022年,我市在瓯海区打造中国数安港。温州数字经济版图上的“新地标”如何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对此,市数字化改革研究中心专家、每日互动创始人、CEO方毅很有信心。方毅坦言,虽然温州数字经济“底子”并非处于全国第一梯队,但从“冷启动”开始循序渐进,也能做到“结果实”。当前,数安港签约、服务的多为外部企业,怎样让数字赋能本土产业发展?方毅说道:“先把‘戏台’搭宽,响应全省‘地瓜经济’,立足于温州服务全国,相信数安港这片土壤养分会越来越足。”坚持以“数”招商,发挥政策、服务优势,招引本土头部企业入驻后,辐射周边中小微企业指日可待。

  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实体经济进行智能化改造,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抓手。

  市数字化改革研究中心专家、温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梁建华表示,温州传统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制鞋、制革、服装、工业电器、塑料制品等特色产业,它们是未来实施智能转型、推动工业强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应提升数字经济集聚区,引导产业主攻11个细分领域,同时,吸收深圳、北京、杭州、上海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领先型城市的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发展成温州地方的经济特色。

  “对于传统企业,要在资金、税收等各方面支持建设无人工厂、黑灯工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通过底层设备设施的数字化构建标识解析体系,为工业全要素互联互通提供基础。”梁建华说,还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工业知识的沉淀、复用和迭代创新,提升各创新主体掌握和运用工业知识的能力,大幅降低创新门槛和成本。

  “献一计助一力”留言板摘录

  在“献一计助一力”活动的后台留言中,不少市民、网友对数字经济建设的布局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期待。

  市民邹先生:

  我来自一家制造业企业,作为行业人员,我有几点想说说。从制造业角度看,我认为数字经济由点向面的延伸仍需进一步提速,尤其是头部企业数字化经验和运行体系要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实现转型和升级,形成完整复合的数字经济运行生态。

  网友“老俞”:

  老百姓在数字化经济、数字化改革浪潮中实实在在得到了福利,从吃穿住行到购物、娱乐消费、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感受到便利,物联网、5G让我们的日常通信更高效。我觉得,政府部门运用大数据最直观的效果就是“最多跑一次”,节约市民出行成本,加快政务部门工作效率,希望以后这样的便利能再多一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数字经济;温州;数字化;产业;传统产业;大数据;赛道;数字生活;研究中心;方毅责任编辑:李心怡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