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巨石的“环球创业记”

字体:
—2023—
03/02
07:06:06
2023-03-02 07:06:0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朱海兵 王雨红 彭鹏

  编者按: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但根茎还是在这块土壤里,藤蔓是为了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发挥更多的光合作用;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种全局意识和政治责任的体现……

  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瓜经济”,则是他对开放经济生动而深刻的阐释。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新春第一会”上,浙江提出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强浙江有机统一,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之省。

  即日起,浙江日报推出“了不起的‘地瓜’——‘八八战略’20周年特别报道”。让我们以浙江为原点,顺着藤蔓一起出发,听“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背后的成长故事,感受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地瓜经济”的迭代升级和生机活力。

  浙江在线3月2日讯(记者 朱海兵 王雨红 彭鹏)去中国巨石成都基地,是一次神奇的体验。

  从浙江桐乡出发,横穿半个中国,一路都是陌生的风景。但当我们一头扎进巨石成都基地时,却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桐乡——从厂房布局到车间内部,这里的一切,都和总部太像了。

  “如果你们走到美国、埃及的基地,也会感觉神似,因为它们都是同一株‘地瓜上的藤蔓’。”中国巨石副总裁曹国荣解释说。不过,每一根“藤蔓”都有不同的角色与定位,都是保障巨石这个世界第一玻纤企业蓬勃活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都基地尤其典型。2004年8月10日,从四川考察回浙不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首次提到“地瓜理论”。刚好在8天后投产的成都基地,也成了践行“八八战略”和“地瓜理论”的生动缩影:19年来,这里年产值增加了10倍,不仅在四川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还成为巨石“出海”的重要支撑。

  “天府之国”的春天里,我们感受着巨石成都基地的生机脉动,也试图厘清,巨石这个长在桐乡的“地瓜”,是如何将“藤蔓”溯江跨海,伸展至全球。

  领跑,不只是好看

  浙江有200多万浙商遍布全球,600多万浙商纵横国内。其中,四川就有30多万浙商,但以往大多集聚在传统行业。

  中国巨石2003年签约入川,新材料行业领军企业的这一填补空白之举,可谓轰动一时。不仅如此,成都基地的起点也很高:上马的第一条生产线——投资2.5亿元、年产3万吨的中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在当时全球同类生产线中规模最大、标准最高。

  “成都的区域和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如果只是简单的产能转移,生产成本可以压得很低,经济效益短期就能见效。”巨石成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陈杰介绍说,“巨石在入川之前,就明确了一个共识: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国策,也是中国巨石‘走出去’再发展的战略机遇。成都基地的建设,不能计较一时得失,必须把站位放高、眼光放远、格局放大,一开始就要领跑。”

  领跑,拼的是实力,更是信念与毅力。基地筹建时就从当地国企加盟的巨石成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维东,对此有着切身感受。他告诉我们,这么多年来,尽管先后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汶川大地震、新冠疫情等重重考验,但中国巨石对成都基地的创新投入和扩大升级,一直只增不减,处于领跑状态,使其技术、成本和市场空间等优势也随之得到充分释放,产能从3万吨跃升到40万吨,销售从西部走向全球。

  自动化全面应用,机器人随处可见,全厂区、全流程智能监控……在一尘不染的基地厂区,我们看到了一块块石头自动“变成”只有头发几分之一粗细的丝线的全过程。

  如今的成都基地,已迭代升级为中国巨石首个全智能制造基地,生产流程全部实现自动化。尽管如此,领跑在前的创新追求,仍是整个基地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使这个不设专门研发部门的生产基地,屡屡创造奇迹。

  马国明就是这样一个员工典型。他和同事通过无数次试验,创造性地将废丝、污泥成功回用到生产原料中,品质不降反升,实现行业零的突破。类似的全员创新例子还有很多,仅去年,整个基地就因此节能降耗达6000万元。

  来了,便不再离开

  桐乡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广告语:来过,便不曾离开。这句话对巨石成都基地同样适用。

  在陈杰看来,高水平“走出去”,离不开一个“融”的问题,“用心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当地百姓就业增收,这是企业‘走出去’不可回避的担当,也是壮大‘地瓜经济’的应有之义”。

  采访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随着城市发展,原先处在一片荒芜中的巨石成都老基地周边越来越繁华,基地随之竟成了被投诉大户,投诉全是针对基地的蒸汽排放。尽管相关部门一查再查,排放值远远低于标准,但投诉依然络绎不绝,最后只能谓之“达标扰民”。

  “对此,我们特别能理解。”分管环保的赵维东,穷于应付却心无怨言,“巨石成都基地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而来,既然来了,就要充分融入当地、服务当地。”这个难题,随着基地2019年主动“再拓荒”搬迁,迎刃而解。

  用心融入,是相互的。

  玻璃纤维生产,有一个环节特别苛刻,那就是池窑点火后,一刻都不能停。

  “一停,损失起码上千万元。而成都基地投产19年来,没有因意外停过窑,地方支持企业发展的用心,由此可见一斑。”分管生产与安全的巨石成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建良举了一个例子——

  疫情期间,成都曾两次实行全封闭管理。当地多个部门主动担责、全力协调,对有着上千名员工的巨石成都基地实行“闭环泡泡”管理。3年来,基地没停过生产,也没发生过一例员工感染。

  “我们希望引进来的企业,都能像巨石那样。”青白江区经科信局产业科科长谢新梅每个月都要跑巨石成都基地好几趟,不是对接工作,就是陪同参观。在她眼中,巨石的特别,不仅在于扎根成都长远发展的用心,还在于对员工的用心。

  “整个基地上千名员工,绝大多数是四川本地人。不仅如此,员工收入一直保持平均每年8%以上的增长,很多人挤破头想进。”和很多人一样,谢新梅对印在巨石成都基地行政楼墙上的那句话“巨石的发展由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巨石的成果由全体员工共同分享”,印象尤为深刻。

  这句话,同样也印在海内外各基地的显眼处,成为中国巨石成功“走出去”的一大诀窍。支援过埃及的专业技师易啟东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当地人都以能进巨石工作为傲。

  出去,为了更好回来

  43岁的沈耀华,是巨石成都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见证者。

  19年前,她风华正茂,被母亲一句“有一家浙江的大企业在招人”吸引,就和几百位同事一起,坐了42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巨石桐乡总部培训。次年,她用“做得很开心,你也来吧”一句话,把丈夫何云洲也吸引进了基地。

  如今,都是技术零基础起步的这对夫妇,妻子从一线络纱工做到了检装车间主任,丈夫从普通机修工成长为技术支援巨石美国基地的专业技师。“我老公是美国人的师傅!”也成了沈耀华引以为傲的口头禅。

  像何云洲这样出国带“洋徒弟”的员工,在巨石成都基地还有很多。

  赴川前,我们曾走访桐乡市凤凰湖畔的中国巨石总部。一楼展厅里,有一张特别的世界地图。地图上,巨石“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清晰明了。

  顺着曹国荣手指的方向,我们以桐乡为圆心向外看去,1993年,巨石在此诞生,接着是2000年的江西九江基地、2004年的四川成都基地、2012年的埃及基地、2018年的美国基地。一路溯江出海,由近及远,“先建市场、后建工厂”,如今已形成全球一体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生态体系,有效提高了全球范围内供应链协同和配置资源的能力。

  地图上,成都被标注得十分明显。“2003年,在‘八八战略’提出后不久,总书记就来到巨石调研。成都基地是我们积极响应‘八八战略’,走出去自主建设的第一个生产基地。”曹国荣说,巨石的实践证明,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是“地瓜经济”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就像现在的巨石成都基地,不仅成了服务西部大开发、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还为巨石成功‘出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强力的支撑。”

  在“一带一路”,总书记曾到访的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巨石埃及基地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基地建成11年,总投资近10亿美元,总产能达34万吨,是中国迄今为止在埃及制造业领域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也使埃及一举成为世界第四大玻纤生产国。而该基地也充分发挥了国际化的平台作用,成为中国巨石开拓欧美市场的先锋和利器。

  当前,中国巨石年产能超260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5%,稳居全球第一。

  藤蔓再长,终究瓜落故土。“巨石的快速发展,完全得益于‘地瓜经济’。”曹国荣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经济格局、产业布局大变动,巨石不仅不会收缩和固守,还将积极提能升级,进一步加快“走出去”“引进来”的力度,着眼构建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双循环,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打造更具韧性、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新巨石。

  我眼中的“地瓜经济”

  我认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不仅仅是要把浙江建设好,也要站在全国、全球的角度上发展经济。企业“走出去”,首先应把总部建设好,这是根本。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当地各种优势资源,更好地发展壮大企业。同时,还要融入当地,带动当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走出去”应有的担当。

  巨石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先建市场,再建工厂”的“走出去”发展战略。2000年起,巨石在四川成都、江西九江建立了生产基地。2012年,又开始在埃及、美国布局建厂。这与总书记提出的“地瓜经济”理论完全契合。目前,巨石在省外、海外的生产基地效益都很好,也证明了“地瓜经济”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下一步,巨石不仅要继续“走出去”,还要“走”得更稳、更远、更有力。

  (中国巨石副总裁 曹国荣)

  专家点评

  重提“地瓜经济”,意味深长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刘 亭

  重提“地瓜经济”,意味深长。20年前,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就提出了这个理论,主旨就是要让浙江经济成为一种开放式经济,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浙江的地域面积非常狭小,才10万多平方公里,因此很多发展空间都受到了限制。但浙江又是市场大省,在把“浙江制造”卖到四面八方的同时,又把原材料、劳动力、供销关系等吸引到了浙江,“一吞一吐、一进一出”间,浙江这个传统的自然性物质资源小省,变成了经济大省。所以说,“地瓜经济”是浙江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秘诀”。

  今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浙江召开了“新春第一会”,提出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大方向是奔着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去的。“地瓜经济”一词放到今天来看,“制度型开放”的高度、数智科技应用的维度、总部服务经济的跨度,都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巨石就是浙江发力总部经济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探索,巨石以“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策略“走出去”,先后在五大洲1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布点,建成了较完备的全球营销网络,实现生产、销售“两头在外”,走出了一条“工厂在海外,收益在家乡,资源用境外,回报在国内”的跨国企业发展之路。

  “地瓜经济”的理想境界是“枝繁叶茂、树大根深”。一片绿荫的光合作用是滋养根茎,但根茎壮硕的内因,却全在于营造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否则,只有“走出去”而没有“引进来”和“再回来”,那本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空心化”就在所难免。

  记者手记

  摸着机遇前行,与世界相交相融

  记者 王雨红

  这是我第一次去成都。和大多数游客一样,免不了要去春熙路走一走。

  在采访中,我才了解到,这条成都最繁华、最潮的商业步行街上,随处可见浙商的身影。比如眼镜店里几乎都是台州老板,开超市的多半是丽水人。

  浙商离开家乡,走遍大江南北,形成了“浙江人经济”这一特殊的现象。在四川,30万名浙商的印记,更已融入当地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用四川省浙江商会会长陈朝钦的话说,浙商在四川,除麻辣烫外,几乎所有产业都有投资。

  事实上,在川的浙商群体,大多是顺应时代潮流成长起来的,抓住了每个阶段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初期,在没有参考样本的情况下,浙商凭着一股“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胆气和冲劲,背起背包来到四川做商贸,成了“地瓜理论”的先行实践者。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嗅觉”灵敏的浙商率先抓住机遇,纷纷投资矿产、水利水电等资源性项目。如今,成渝经济区蓝图已经绘就,巴蜀大地又新“冒”出了一批浙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

  纵观历史长河,在落实一个个国家战略中,浙江一直没有缺位。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浙江非长江干流流经的省份,却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或许和浙商“敢喝头口水、勇闯无人区”的个性有关。40多年前,数以万计的浙商,在长江沿线省市白手起家,将“四千精神”深深融入血液,创造了一大批优秀浙企。

  如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浙商明白,“地瓜经济”也亟待提能升级,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同时,还要打通对外大通道。

  当前是浙江嵌入全球供应链、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最好窗口期,浙商正摸着机遇前行,与世界相交相融。

  这次在四川,我聆听了一个个风雨前行的浙商创业故事。放眼全球,还有很多很多浙商的精彩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角,有了更多“浙商二代”的身影,而故事的内容,也更精彩、更多样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地瓜经济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