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百日之后,走近与疫情交锋过的他们

字体:
—2023—
03/13
09:09:25
2023-03-13 09:09:25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陈宁 见习记者 林晓晖

  春回大地。至3月13日,浙江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走过整整百日。

  一百天里,面对新政调整的每一步,人们有理解有抱怨,有关切有悲伤,有挺身而出也有抱团互助……

  疫情下的人,总能更为敏锐地感知社会脉动。时至今日,新冠的话题退出热搜、淡出大众视线,那些曾与疫情正面交锋的人,都怎么样了?

  疾控专家多次强调,新冠病毒目前并没有消失,它仍处于低水平流行中,病毒隐匿的存在,是对这百日或是三年抗疫的提示:人类的认知与科学的进步,都是在磨砺与奋进中得到。

  今天,我们选择走近5位曾经处于疫情一线的人,不是为了给过去的百日画上句号,而是为了看向新闻的背面,更科学理性地看待疫情防控的每一步。

省中医院钱塘院区发热门诊,是医院最为繁忙的地方之一。 通讯员 陈岩明 摄

  医生黄立权:发热门诊之变

  这些天,黄立权与两个多月来一样,都在发热门诊转。

  他不在里面坐诊,而是经常绕着诊区外围来回走,采访的时候他领着记者按照就诊流程又走了一遍。“你看,患者按这个路线走,不用走回头路”“这几天甲流患者多,我们刚给等候区加了二十多张座椅,数量上增加了一倍,勉强够用。”他步子很快,脑子转得更快——计算着患者的就诊时间。

  这位浙江省中医院钱塘院区医务部副主任,不仅对发热门诊了如指掌,还负责整个医院的人员安排、医疗资源的调配。

  两个多月前,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经受严峻考验。“当时真的被骂惨了。”黄立权回忆道,人数最多的一天达到1200人,寒冬的深夜,医院里来就诊的人还在排长队……钱塘院区附近外来人口、学生多,但是这个区块医院不多,当时,钱塘院区攀升的人数远超预期。

  这位医院“管家”当时就琢磨:关键是要分流和增援。“于是医院重新设计了三道分流环节,”黄立权说,第一道在医院门口,区分普通门诊和发热门诊;第二道则是在预检分诊环节,护士问询后根据发热的症状分流;最后一道则是诊室的分流。

  为了凑齐人手,医院决定动用全院医疗力量。黄立权在几个科室部门间来回跑,沟通、抽调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建立起四道防线——针对四类不同程度的预警情况,一支42人的队伍机动增援“急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比如,当日成人患者数量超过300人次,就会立即出动1到2名医生。

  “这些应急方案一直沿用到现在,”黄立权说,发热门诊是医院里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现在,我们依然重视这个哨点的作用。

  “疫情好比一场大考,我们现在需要订正试卷。”黄立权总结了经验,他们想在住院、规培、主治医生培养上加强重症救治能力的培训,“‘软件’的配套同样重要。”他说。

  黄立权还告诉记者,3月底发热门诊将原拆原建,就在这里建起1000平方米的诊区。“到时候有得忙活了。”他说,语气里,有医生特有的冷静,听起来让人放心。

张军根(中)常年奔波于各类应急救援的现场,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忙碌。 杭州市急救中心供图

  急救中心张军根:应急救援的“复盘”

  虽已隔了多时,回忆起百日间曾经“阳峰”的场景,张军根仍然需要平复一下情绪。“艰难。”他停顿片刻,终于在脑海里检索到比喻——“你看过电影上甘岭吗?就是那种感觉。”

  这位杭州市急救中心总支书记、主任的描述并不夸张。去年12月中旬,负责杭州市急救资源调度的急救中心进入了日夜不休的应急状态:接警电话量、出车量直线上升,工作人员拼尽全力,但电话仍是越来越多;当班救护车从32辆增加到95辆,500多名一线人员在杭州城里“连轴转”;工作人员接二连三病了,只要身体没有透支,都还在出车救援……

  重压之下,有30多年一线经验,经历过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的张军根,在面对前来采访的媒体时,落泪了。回忆起那一次的情绪失控,他十分坦诚:“为了挽救生命,大家承担的压力,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杭州市120急救中心曾经面对的艰难,让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应急救援面临的短板。

  救护车响应如何更快?120电话怎么才能不排队?百姓的诉求,正是急救中心不断“复盘”的主题。

  比如,在疫情到来之前,杭州主城区只有急救中心一个专用的人员车辆洗消中心,而传染病患者转运人员车辆的洗消,又是必须的。所以急救车无论出任务到哪里,都只能回到唯一的洗消中心,降低了转运效率。

  再比如,平日很少受到关注的院前急救人员,整体数量不足,疫情来了大家体会到“人到用时方恨少”。“可是专业人才的短板,并不可能在疫情到来时,立马补齐。”张军根说。

  一百天里,张军根多次在内部会议、交流座谈中提及这些短板,他常常说——一座城市需要一张足够灵活的救援网络,城市应急资源、调度机制决定了网络的松与紧,网络韧性越大,就越安全。

  显然,现实的难题,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但一些微小的变化正在发生。在杭州市,多个洗消中心正在加紧建设;采访结束前,记者看到,急救中心的调度大厅即将搬到更为宽敞的空间,坐席的增加,能够适度缓解120电话的压力;“阳峰”时期120人手紧缺,杭州市首次联动公交集团、安保集团等力量支援,解决了燃眉之急。有了这次试水后,急救中心也在探索多部门、多系统的应急资源联动。

  张军根告诉记者,过去的百日,“就像一个参照系,对照它,我们必须更清楚下一步怎么走。”

2019年,张作风在国内参加学术活动。 本人供图

  公卫专家张作风:来自大洋彼岸的建议

  和张作风教授跨洋连线都是在深夜。

  洛杉矶当地时间1月3日晚十一点半,记者第一次拨通张作风的电话。当时,关于新型毒株XBB的各种说法充斥于网络。长达一个小时的通话里,他以“过来人”的视角告诉大家:“目前没有迹象表明,XBB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3月7日晚上,九点刚结束学术报告,张作风按约准时回拨记者,声音有些沙哑。

  张作风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系主任,身在大洋彼岸的他,依然密切关注国内的疫情变化。

  “论规模和速度,新冠病毒的传播,在流行病学史上是没有先例的。”第二次跨洋连线里,张作风依然这样强调,面对病毒,不用过分焦虑。“阳峰”之后,人们能够通过感染构建起对病毒的免疫屏障,万一再次感染,症状也会轻,病死率也会低很多。而通过疫情,人们可以增强对病毒的科学认识,找到一个合适的心理尺度。

  “经过三年多的全球大流行,我们对新冠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已经有有效、安全的疫苗来预防重症和死亡,也有了应对轻型和中重型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张作风说,“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不断降低病毒的危险性。”

  上一轮的疫情高峰,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被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比起给未来下结论,张作风更想探讨一些眼前能做的事。

  在他看来,眼下是一段重要的窗口期。

  “最重要的是优先发展疫苗和药物硏发。”张作风说,加大力度建设疫苗和药物临床试验的科研医疗队伍、平台,让这些新型疫苗和药物更快速进入临床试验、应用于人群。另一方面,加强全民保健网络和家庭医生系统,补足重症资源。他直言,虽然,目前国内各类危重症床位数有所扩展,但重症高峰来临的时候,仍然会出现短缺。

  另外,他特别提到监测预警能力的提升。通过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过去的感染率进行科学分析,帮助研判准确的免疫水平。“我们都很期待更精细、公开的数据来帮助我们了解这位‘对手’。”他说。

  采访中,这位致力于公共卫生领域数十年的专家,多次向记者提及人类对抗传染病的历史。“无论是遥远的天花、黑死病、霍乱,还是亲身经历的非典、新冠,我们虽然走到了物种的最顶端,但病毒比人类的存在更古老。”他说,新型冠状病毒不是人类第一次遇到的高传染性、高隐蔽性病毒,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张作风告诉记者,或许可以把曾经经历的“阳峰”看作一次“成长的阵痛”,疾病改变历史,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卫生系统的进步,增强人们对病毒的科学认识。历史也在改变疾病,不是吗?

实验室中的WPV01样品。 西湖大学供图

  科研者王廷亮:国产口服药研发加速

  因为疫情,人们对于新冠药物的期待也达到了顶峰。

  在过去的一百天里,总有各种各样的人“追着”王廷亮问:“你们研发的口服药,怎么样了?”采访时,甚至还没等记者开口,这位西湖大学成果转化负责人就首先透露了药物的最新信息——

  近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西湖实验室主任于洪涛带领攻关团队研发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WPV01(艾普司韦)完成了最后一组爬坡测试,这意味着,药物已经顺利通过临床安全性试验。

  去年9月,艾普司韦获批临床试验的新闻曾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但在公众眼里,这盒神秘的原创国产药就此“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即便在“阳峰”之时,它也显得过于“低调”。

  但身为科研团队主要成员之一的王廷亮并不这么看。“我们一直没有停下,甚至整个团队更紧锣密鼓地推动临床工作。”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几分科学家的自信。当前数据已表明艾普司韦安全性高,可显著抑制病毒从而缓解新冠各类症状。

  过去一百天里,疫情曲线突然急剧上升,又似乎无声无息地消失;而王廷亮和同事们更为关注的是另一条曲线:原创药物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实验。

  “我们首先开展的是安全性研究,十余组上百人次健康的受试者,药剂量一点一点加大,就像一个爬坡的过程,小心翼翼地监测药物的各项数据。”王廷亮说,这是所有药物获批使用前必须经受的考验,只有过了这道关,才能证明药品在人体内的安全可靠。

  “药物研发,安全大过天,是一切的前提。”王廷亮反复强调着这句话,不下五次。也就是说,备受瞩目的艾普司韦,正在度过“安全关”。

  如果说药品I期临床试验测试的是安全性,那么正在开展的双盲II期临床试验,以及紧接着扩大规模的感染病毒受试者III期临床试验,则是在过“有效关”。

  也有人不理解,等临床试验完成了,新冠也许不再大流行,口服药还有价值吗?

  “当然有。”王廷亮毫不犹豫。他用通俗而不失逻辑的语言,阐释着科学道理。新冠病毒依然是这个地球上的“新事物”,科学界对它的机理和毒害等问题仍在研究,尚未完全认知。更何况,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通常,对新发病毒传染病而言,有效的疫苗是最好的预防对抗手段。然而,现有的疫苗显然没有“跑赢”快速变异的新冠病毒。

  “抵御这类传染病,我们要为对抗病毒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他说,艾普司韦研发的突破口,源于科学家们牢牢“抓住”了新冠病毒的3CLpro核心蛋白酶。过去几年,新冠病毒变异万千,但是这个蛋白酶却始终不变,只要抑制了它,就有可能“击败”病毒。

  所以,即便病毒暂时消失在公众的视线里,社会生活也在慢慢回归正常,但这支药物研发团队却越来越“起劲”。“我们亲手完成了药物研发的每一步,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真正意义的原创新药。”王廷亮说。

百岁老人李爱华坐在藤椅上,她的笑容和这个春天一样温暖。  见习记者 林晓晖 摄

  百岁老人李爱华:又见窗外的早樱

  医生、急救人员、公卫专家、科研人员……他们的理性与责任感,让我们在疫情下遭遇重创的老人面前,有了更大的信心。

  对于102岁的李爱华来说,过去的这个冬天有些漫长。

  她的记忆鲜亮的部分,从1月21日,大年三十的早上开始——百岁老人李爱华“跑赢了”新冠,顺利出院,然后过了一个温暖的年。

  “回家后,奶奶心情明显放松了很多,”老人的孙子滕峰说,医生提醒我们,治疗消耗大,要注意多给她补充营养。肉眼可见地,奶奶一天天地好起来。

  她看起了以前爱看的抗战剧,前几天甚至爬起了楼梯。

  和记者见面时,李奶奶正坐在藤椅上晒太阳。她时不时看向窗外——小区里几树早樱已开出零星的花,她呼吸顺畅。

  “(2022年)12月31日下午,到达急诊时,氧饱和度只有80多,医生检查后发现肺部感染很严重。”滕峰回忆起那天的情景还有些心惊。

  彼时,李奶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ICU里住了一个星期,这里住着很多位与她一样跟新冠“过招”的老人。

  防护意识薄弱、大多有基础疾病、免疫力相对较低、“沉默型缺氧”隐蔽又凶险……在新冠面前,老年人成了需要重点保护的“脆弱群体”。

  入院几天后,李奶奶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毕竟是百岁高龄,到底要不要“插管”?家人对此有顾虑。

  “精准的容量管理很关键”,浙大二院麻醉手术部林金萍医生告诉记者,医生们对呼吸机参数的调整非常谨慎细致,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浙大二院综合ICU病区的黄曼主任,结合李奶奶的情况,带着团队为她制定了整体的治疗方案,直到她的氧饱和度指标逐步恢复,身体状况好转,开始清醒。

  “对高龄的重症患者,年龄并不是绝对禁忌。”林金萍对新冠有了更多认识,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平时身体还不错,没有严重复杂的基础疾病,插管后有很大机会康复。

  事实上,李奶奶也如愿康复回家,成就了他们一家人幸福的时刻。

  在2023年的春风里,回顾过去的三个月,我们可以看到疫情下社会机体那么紧密的关联。他们以前看起来并没有交集,但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因为那些责任、那些努力、那些不弃,又是如此之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疫情;百日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