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温州出台举措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

培养金蓝领,成色如何更足

字体:
—2023—
05/09
08:33:50
2023-05-09 08:33:5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周琳子

  浙江在线5月9日讯(记者 周琳子)作为制造业大市,温州去年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1.2万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率和新增技能人才总量均居全省第一。然而,量大面广的民营企业仍旧感到,有产业相关知识储备的技工缺口巨大。

  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能培养出更好更匹配产业升级和制造转型的“金蓝领”?温州在政策上寻求突破。

  日前,温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当地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对最新出台的《温州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施方案》进行解读。针对职业教育质量不够高、专业不匹配市场、教师水平不足等发展瓶颈问题,职教发展20条逐个破解,其中有10项突破性尝试。

  拿什么体现同等重要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社会的认同度似乎还没能同步,最直观的差别就体现在建设资金投入上。职业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比普通学校拥有更多的实训场地。而现实是,国内不少中职学校的占地面积还未达标。硬件上的投入不足,让一些职业教育学校在“出生”时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面对这一问题,职教发展20条亮明了态度,把中职学校的建设标准拉到和普通高中同等要求上来,要求中职学校依据《温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建设标准》中的普通高中标准执行。除此之外,可根据需求适度增加实训用房面积,并努力提升容积率。在这一点上,近几年当地的温职专迁建、温二职迁建等工程,已经开始了尝试。

  职教发展20条还明确,如果中职教师在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中做出重要贡献,奖励比例至少达到成果转化收益总额的80%,且不受工资总额限制。这将大大增强中职教师自我能力提升的主动性。

  除了资金的投入和收入的激励,另一些支持则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职业教育讲究学生的技能实践,学生进车间是教学中不能少的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部分企业对此的积极性并不高。此次政策提出“政校行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通过和行业、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一起培养技能人才。企业行业可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院校则能更快获悉市场和产业变化,及时调整教学。

  用什么助力产业发展

  因为办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不同,世界各国的办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英国从缓解青年高失业率的角度出发,让各类市场主体成为技能获取途径的提供者;德国从满足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直接以企业为主体办学,开展学徒制培养;美国从职业生涯探索的角度出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为一体,学生只通过课程选择来区分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

  我们需要怎样的职业教育?要找到这一答案,必须与经济发展现状结合起来。当下,浙江提出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温州的“5+5+N”产业正在双轮驱动下快速推进。产业快速升级,需要职业教育及时动态调整,补齐急需人才缺口。浙江企业总数已经突破300万,要支撑起实体经济发展,我们对现代技能型人才的渴求,一点都不比引入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来得少。

  突破的难点在于对老旧、重复专业的裁撤和新专业的动态调整上。调整,意味着需要更新专业教师队伍和实训场地设施。学校不得不面对原本的专业师资如何分流、实训场地更新经费哪里来等问题。职教发展20条分别给了解决方案:探索建立专业师资转岗、培训、再分配县域统筹机制,畅通流动转岗渠道;扶持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

  政策的突破带来行动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一专业一策、一群一逻辑”的思路,培育数字经济、新能源、轨道交通等新专业。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在温州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背景下,密集调研在温新能源龙头企业,拟成立第7个二级学院——新能源学院。浙江工贸学院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群诊断改进机制,持续更新专业设置,打造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视光技术市级优势特色专业群等,全面与温州产业图谱匹配对接。

  专业与市场同频共振,教师也需要离市场端更近。为此,职教发展20条提出,校内,迭代升级教师技能大赛,建设一批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分批次、成建制出国研修访学;校外,出台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所需经费按当地同类学校编制内同层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由同级财政安排并列入部门预算。

  这样一来,专业教师有了校外实训场景,校外兼职教师工资待遇大幅上涨,能承担更多专业实训课程,最终都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瓯海职专学校师生近两年共研发了100多项专利,甚至建成了全国眼镜行业首个“黑灯工厂”,为当地眼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职业教育如何能“真香”

  “职业技能教育既能顶天,又能立地。”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样分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回顾过去,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车间工厂到田间地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活跃在各行各业。

  在工地里刮腻子的小伙成世界冠军,为老人照料起居的00后姑娘拿过全国第一,优秀的职业技能人才越来越多,职业教育也将越来越香。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了政策突破,仍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例如,如何让政策执行得更加刚性,就是摆在眼前需要破解的问题。以拨款建设为例,有业内人士透露,公办中职学校当前实行免费教育,原本每招一名学生,地方财政就需要补贴一笔费用,而改扩建和增设实训室都需要大笔资金,“舍不得投”的情绪将可能让政策实效打了折扣。

  “双师型”师资专业化水平还需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根源在于,“唯学历论”还未打破,院校招聘对高学历的追求远超过对能力的重视程度。如果新教师在入职前缺乏长期、系统的企业工作经验,之后即使到企业短期实践,也是无法弥补的。解决这一问题或许需要从教师来源途径入手,分类聘用。理论课程需要更高学历的教师,实践课程则聘用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可用一定时间的持续工作经历抵扣一定学历要求。如职教发展20条中,为没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高技能人才,制定了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成效、技术技能等级等全新的聘任晋级和评优评先依据。

  此外,学校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满足企业所求、社会所需,做好学生升学和就业通道的拓宽。当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个个成为“香饽饽”,刮腻子小伙成为世界冠军和民企为一线产业工人开出百万年薪都不再是新鲜事,职业教育才是真香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温州;职业教育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