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芳林村》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共享联盟·台州 潘侃俊 摄
浙江在线5月10日讯(记者 陈久忍 罗亚妮 共享联盟·椒江 蔡茜 赵阳)5月9日晚上,台州乱弹现代戏《我的芳林村》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是台州乱弹继《戚继光》和《我的大陈岛》后,7年来第3次登上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是中国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每年能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地方小剧种不超过30台。对很多地方小剧种院团来说,上一次国家大剧院殊为不易。
台州乱弹曾一度濒临失传。重新组建仅18年的浙江台州乱弹剧团,短短几年三次受邀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在业内传为佳话。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民办公助,闯出一条活路
台州乱弹是浙江四大乱弹中目前唯一保留“乱弹”名称的剧种。台州乱弹剧团也是其中唯一的民营乱弹剧团。
2005年,停演近30年的台州乱弹剧团,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涅槃重生。剧团得到了台州市、椒江区两级政府部门的支持。而民营身份,则让剧团有了灵活的身段和坚韧的生命力。
起步阶段,台州乱弹剧团发展并不顺利,遭遇了人才流失、知名度不高、经营入不敷出等各种困难。求生存成为首要问题。
面对困难,剧团发扬浙江民营经济的“四千”精神,有问题就想办法克服解决,不轻易退缩。
人才断档,就去外地艺校招募年轻演员,从头培养;团员不会说台州官话,就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练习;一些演出演员人数不够,财务和门卫都上台跑龙套。台州乱弹剧团团长尚文波还帮团员说媒,自掏腰包帮团员垫付购房首付款,用心用情让青年演员在台州扎下根来……
就这样,剧团一步步走上了正轨。台州乱弹“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的本家戏,陆续重现舞台。
不过,能否排演原创大戏,才是衡量一个剧团业务能力的试金石。真正为剧团打破僵局的,是新编历史剧《戚继光》的诞生。
这是台州乱弹剧团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原创新编历史剧,筹划排演历时近3年,在主题、情节、表演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传统戏曲剧目的一流水平,彰显了台州乱弹“文戏武做、武戏文唱”的特色。尤其是剧中展示的台州民间习俗、方言俚语和民间武术,让观众拍案叫绝。
最终,《戚继光》一炮走红,不仅在台州、浙江各地巡演,还跻身上海国际艺术节,2016年又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受到业内专家和戏曲迷肯定。自此,剧团才算真正立稳了脚跟,打出了知名度。
目前,台州乱弹剧团获评全国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作品三度荣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自主培养出了两名国家一级演员、8名高级职称演员,并担纲浙江民营文艺院团联合会会长单位,成为浙江民营文艺院团的引领者。
守正创新,蹚出一条新路
做好台州乱弹的保护传承,是台州乱弹剧团的第一使命。台州乱弹剧团重组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救戏”。
为了保留好台州乱弹的“原汁原味”,剧团先后挖掘整理了120多个剧本、300多首曲谱,录制了126段唱段、11本大戏,出版了5本唱腔集,并打造了展示台州乱弹历史的小型博物馆,对于遗存的道具、服饰、剧本、曲本、手抄本等原始资料进行存档和展示。
在这一过程中,剧团也完善规范了台州乱弹的曲牌与道白,让台州乱弹更具辨识度、更有台州味。
台州乱弹资深作曲家朱冬康说,道白上,台州乱弹统一用黄岩话作为标准。曲牌上,剔除从婺剧等其他剧种借用的曲牌,同时将台州本地的台州道情、玉环渔歌、临海词调、路桥莲花落等地方音乐加入进来。
守正创新,不光体现在道白、曲牌上,更体现在题材和表演方式上。在站稳脚跟后,台州乱弹剧团开始不断开拓新的创作空间。
这时,他们与大陈岛垦荒这个题材不期而遇。
从1956年到1960年,共有467名垦荒队员到台州椒江大陈岛垦荒,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将荒芜的小岛改造成生机勃勃的“东海明珠”。
台州乱弹大型现代戏《我的大陈岛》讲述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台州乱弹是台州唯一的地方剧种,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台州的城市精神。由台州乱弹演绎大陈岛垦荒的故事,最合适不过了。”台州市椒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阮敏华说,对复兴中的台州乱弹来说,这是一个天赐的重大题材。
《我的大陈岛》第一次公演,是演给老垦荒队员及其家属看的。“演员们演得太好了,这就是我们当时的情况啊!”第一批上岛的垦荒队员张其元和戴婕须夫妇,在观看《我的大陈岛》时不禁热泪盈眶。而其他观众看了这部剧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那个年代的人真的了不起。”
《我的大陈岛》上演后叫好又叫座,也为台州乱弹剧团打响了现代戏的品牌。2021年,《我的大陈岛》也受邀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在传统戏曲表演上,台州乱弹和底蕴深厚的越剧、婺剧等相比,并没有优势。但是,在现代戏上,台州乱弹通过大胆革新、勇敢试水,已经率先打响了品牌。”尚文波说,《我的大陈岛》是一次以现实题材盘活传统戏剧的成功尝试。通过这部剧,台州乱弹剧团找到了一条错位发展的新方向,那就是把现代戏当作剧团的一个强项去打造。
时代故事,走出一条大路
台州乱弹如何更进一步?
随着《我的芳林村》上演,台州乱弹剧团做大做强的路径也逐渐清晰,那就是“用台州乱弹演绎台州故事,用传统戏剧诠释时代价值,打造台州乱弹的现代戏模式”。
实践证明,用台州戏讲台州事,排演剧团身边熟悉的事情,戏才演得真、演得深,群众也更乐意看、看得进。无论《戚继光》《我的大陈岛》还是《我的芳林村》,讲的都是不同时代的台州故事,均深受群众喜爱。
三部大戏中,《我的芳林村》更加有时代性。这部剧以台州路桥方林村“百日建城”的真事为主要原型素材,讲述了芳林村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在村党支部书记芳华带领下,关停砖窑场,办起汽车城,走上“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新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故事。
《我的芳林村》上演后,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这部剧站位高、立意深,不愧是改革前沿地方排出的戏,演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时代特色。同时,专家认为,该剧从故事到语言,均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我们台州人就是善于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这部剧用传统戏曲形式展现新时代特色,我很喜欢看,唱得好,演得也好。”市民李杰锋说。
2022年4月,《我的芳林村》线上首演,观看量30余万人次。今年5月9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近千人座位的小剧场同样座无虚席,观众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戚继光》上演后近10年来,几乎年年复排,继续去各地巡演。《我的大陈岛》首演后,台州乱弹剧团第一时间就到台州全市各个农村文化礼堂进行巡演,至今已经演了63场。剧团结合老百姓身边事创作的现代小戏《老村新路》,也在台州全市演了200多场,广受欢迎,广场演出观演群众最高纪录近万人。
每年,台州都会开展台州乱弹非遗进校园巡演活动,已经走进了40多所学校。同时,为了将台州乱弹非遗项目融入乡土教材,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台州乱弹剧团还与椒江教育部门合作,在小学开设特色课程,成为课后托管服务的亮点。
目前,台州乱弹剧团有演职人员83人,已复排17本大戏和30多出折子戏,年平均演出250场次以上。
台州乱弹的时代之歌,正越唱越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