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升格国际重要湿地百日,看南麂列岛如何成就“人海共生”

字体:
—2023—
05/14
09:27:23
2023-05-14 09:27:23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邹宸 王晶

  蜿蜒祖国大陆1.8万千米的海岸线,点缀着海岛千千万,“世界贝藻王国”南麂列岛,无疑是璀璨亮眼的一个。

  这些年来,它名声大噪,相继入围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海岛,更于今年2月2日入列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这些“光环”加持之下,这片碧海仙山、白浪逐沙之地的发展画卷持续向前延展着……

  南麂列岛升格国际重要湿地百日,潮新闻记者踏进这片沧浪碧海,探寻专属于这座神奇海上“生态宝库”的那些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点滴故事。

  “护”家底的人

  南麂列岛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它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家底”,生态也是这里的头号优势。

  地处台湾暖流与浙闽沿岸流交汇和交替消涨的海区,在我们看不见的海底深处,一股股海流迎头相合,暗流涌动,把海底肥沃丰厚的饵料资源“翻”到海面上,打造了一片不折不扣的“海洋生物乐土”。

  据统计,这片“乐土”总共孕育了2155种形态和生态区位各异的海洋生物,仅贝藻类就有约600种,无愧为“贝藻王国”。

  此外,这片“乐土”同样吸引了大批“蓝天精灵”在此栖息繁衍,每年迁徙季节在星罗棋布的岛礁、逶迤曲折的岸线间穿梭翱翔的黑尾鸥数量超3000只,也曾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和黄嘴白鹭过境栖息。

  一直以来,南麂人把保护这座“生态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了他们自始至终的使命。

  陈万东就是扎进保护一线的一员。生于南麂、长于南麂的他,大学毕业后回南麂进入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目前任海监支队研究室主任。

  他说,自己好像有一种分辨海洋生活的天分,“很多人看到那些贝藻类觉得长得都一样,而我就冥冥中觉得它们是不同的东西,一眼感觉‘门儿清’。”

  出海做鸟类观测的陈万东

  “我们的工作主要就是针对保护区的这些‘家底’,像贝藻类、海洋性鸟类、野生水仙花,进行长期的定位监测,了解它们的变化趋势,掌握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为系统地研究和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陈万东介绍,“不去观察不去摸清楚它们的生态习性,何谈保护?”

  23年来,除了南麂陆域范围的调查研究,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大潮期,陈万东和同事都要到海岛周围的潮间带“捡宝”,采集不同潮间带的生物。随着这方面工作的一步步积累,陈万东对于南麂潮间带贝藻类等生物资源的了解,已然从一眼“门儿清”到闭眼都“门儿清”,哪些地方会分布哪些“生物宝藏”他都了如指掌。

  近年来,这一“工作重点”慢慢开始发生了转变。在保障贝藻类基本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保护区开始重点关注鸟类生态。“鸟类是湿地生态变化发展的晴雨表。”陈万东说,在南麂列岛升格为国际重要湿地这一节点之后,他们出海的频率更高了,特别是在春夏开始的鸟类迁徙和繁殖季节。

  当潮新闻记者见到陈万东时,他正扛着一台长焦相机,准备出海去下马鞍岛“蹲”黑尾鸥的筑巢和繁殖情况。“顺便看看有没有‘新客人’到访。”他说。

  记者搭了个便船,跟他们一同调研。

  当船只行进到下马鞍岛开始环绕观测时,有了收获。

  “让船老大停一下,停一下!那边好像有一只鹭鸟在筑巢!”陈万东一边激动地叫着身边的同事,一边举着相机连忙抓拍。但还没等到船引擎完全熄火,鹭鸟已扑腾着翅膀飞走了。好在,陈万东的相机抓拍到了。

  这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鹭,据陈万东判断,这只灰鹭很可能准备在下马鞍筑巢繁殖。

  陈万东拍摄到的灰鹭

  陈万东说,估计要多出海几次,才能够确认这只灰鹭到底有没有在这里筑巢繁殖。

  “出海几次”,可不是件轻巧的事儿。潮新闻记者跟随的这天,海上风浪还算平静。“有一次我们也是出海观测鸟类,风浪突然大起来了。一个浪打过来,我的同事‘不见’了,把我给吓坏了。”陈万东说,想想都觉得后怕。那次风浪中,他的同事被浪头“打”倒了,手都磕出了血。

  虽然要经历风浪,但陈万东依旧乐此不疲。“每次出海都有惊喜了。”他笑着说,经常能拍到没有见过的物种。

  “如果要确定它究竟有没有筑巢繁殖,就需要等过几天再来确认一下,所以我们不得不频频出海了。”陈万东表示,“像今天这种天气和海浪还算平稳,我印象最深是有一次,也是像这样出海观测鸟类,风浪突然间就大起来,站都很难站稳,一个浪打过来,我一回头,怎么一起的小伙伴不见了,给我吓了一机灵,后来发现他是被浪头打得趴在船上了,手上还磕到了全是血,当时是很后怕的,但是每次回到岸上,看到相机里捕捉到没有看见过的物种,就只剩下欣喜和成就感了。”

  如今,南麂列岛保护区正依托专家资源,像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助力南麂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的保护研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发现硅藻世界新种4种,中国新纪录5个,南麂新纪录25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开始,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浙江省自然博物院合作,计划在南麂平屿岛开展浙江省第三个中华凤头燕鸥栖息地建设与人工招引项目工作,以推动其种群增长恢复以及保护网络的建设,共同助力拯救处于灭绝边缘的“神话之鸟”。

  平屿岛上布设的假鸟及监控设备

  吃上“生态饭”的人

  在保护区紧绷“生态保护”这根弦的基础上,南麂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成为远负盛名的“网红”海岛。

  在这里,碧海蓝湾之美和富民的生态红利不仅不冲突,还呈现了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图景,为当地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那些曾经“靠海吃海”、没日没夜“泡”在海上的南麂岛民们,纷纷琢磨起“新岗位”、“新角色”,开始享受生态环境价值转化带来的实惠。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看准了南麂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这条路子,果断转型搞起了“旅游+”。

  南麂镇鑫丰村的90后村民叶彬,就是“吃螃蟹的人”当中最年轻的一批。

  从小在渔村长大,长大后接过父亲的“衣钵”做船老大出海捕鱼,捕回来多少就卖多少。曾经,叶彬也经历过“靠海吃海”的日子。

  但后来,望着南麂这片湛蓝海水、朝霞日落映照的绝美海岸、肉眼可见的璀璨星空银河,望着一批批慕名而来打卡游玩的游客,让叶彬有了发展渔村特色民宿的想法。“这么好的生态,这么美的海岛,为何不利用起来,让游客能够在南麂留得住、玩得好?”看到发展潜力的叶彬拍了拍脑袋,立马操办起来。

  他把房子装修改造成“鑫丰渔家”精品民宿,依靠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搞起了海鲜大排档和农家乐。此外,叶彬还凭借着自己的海钓休闲运动经验,搞起了开船出海海钓服务。

  叶彬的民宿一隅

  叶彬表示,在吃上“生态饭”之后,自己也不忘尽一名保护海洋生态及湿地生态的‘蓝色市民’的责任,和前来旅游的游客达成约定,一是做到“垃圾不落地”,尤其是出海海钓,垃圾必须带回岸上,二是低于规定尺寸、重量的鱼获必须放生,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

  大黄鱼养殖的海域

  除了像叶彬这样转型成为海钓民宿主的岛民外,还有一批世代耕海牧鱼的人,他们深知这片海洋是每一个南麂人的生命场,想要可持续地发展就不能一味地依赖、过度地索取,而是要与海共生。

  近年来,南麂岛民们积极地投身探索着“蓝色牧场”的建设,在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以养殖深海生态大黄鱼为支撑的生态养殖发展道路。

  曾经驰骋海洋的船老大老庄,如今在这转型做起了养殖工人,在养殖企业里做养鱼工作。

  老庄正在投喂大黄鱼饵料

  “以前当渔民,几天几夜回不了家,大风大浪里讨生活。现在轻松了,只要顾着这些养在网箱里的大黄鱼就好了。”老庄掏起一把饵料往海面上撒去。不一会儿,海水中的网箱里“鱼声鼎沸”。

  看着成群硕大的黄鱼,老庄笑了。“只有我们南麂才能养出品质这么好的大黄鱼。”

  深海养殖的生态大黄鱼

  2017年,南麂大黄鱼养殖协会应运而生。

  “原先南麂的大黄鱼养殖都是散户各顾各的,各自养殖各自在卖,发展的效益不高,后来我们就想着可以抱团发展,携手并进,养出更高品质的大黄鱼。”南麂大黄鱼养殖协会副会长温正喜说,在协会的带领下,南麂的大黄鱼养殖实现了规范管理、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也实现了从零散的家庭作坊到集群的标准化养殖的转变。

  目前南麂的大黄鱼养殖海域面积已达1500亩,产值已超2.6亿元,每年可为南麂镇及周边地区村民提供销售、养殖、捕捞等上百个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岛民增收致富。

  南麂大黄鱼产业日渐红火,但是南麂人十分清楚,对于这座“生态岛”而言,保护永远是前提,正如温正喜所说,现在大黄鱼养殖的面积不能盲目扩张,只有顺应自然的发展模式方能够带来长远的效益。

  在人与自然的智慧沉淀中,在现代南麂与生态融合发展的探索中,南麂列岛焕发出新的生机,人与海紧密连结,到处回响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大黄鱼;南麂列岛;出海;养殖;保护区;藻类;生态;生态环境;海岛;鸟类责任编辑:李心怡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蜿蜒祖国大陆1.8万千米的海岸线,点缀着海岛千千万,“世界贝藻王国”南麂列岛,无疑是璀璨亮眼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