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十年,151只“神话之鸟”在东海荒岛诞生

字体:
—2023—
05/20
07:43:21
2023-05-20 07:43:2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季叶海 孙潇娜 魏志阳 俞碧寅 摄影报道

  浙江在线5月20日讯(记者 季叶海 孙潇娜 魏志阳 俞碧寅 摄影报道)“神话之鸟”,是一种什么鸟?

  它数量稀少且鲜为人知,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长达63年。它失而复得,得益于人工引导鸟类选择繁殖地项目的实施和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的十年守望。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叫做中华凤头燕鸥。

  目前,全球中华凤头燕鸥成鸟数量不足200只。十年间,151只中华凤头燕鸥在东海荒岛——象山县韭山列岛中铁墩屿诞生。中铁墩屿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岛,面积也就四五个足球场那么大。因为中华凤头燕鸥的到来,这个荒岛充满了勃勃生机。

  带着未知与期待,带着对中华凤头燕鸥的好奇,5月的一天,记者跟随象山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副主任丁鹏,从象山龙洞岗码头登船,向着一望无际的东海远方,乘风而行。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海面颠簸,终于抵达中铁墩屿,在荒岛上度过了难忘的24小时。

  渡船靠岸,记者拎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和露营用品,艰难地爬过礁石,登上一段陡峭山路,穿过半人高的荒草丛,一间蓝色板房便映入眼帘。“这是志愿者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十年前,我们哪有这个条件,就是找块平地搭个帐篷,便开始监测工作。” 丁鹏介绍道。

  2013年,象山县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浙江自然博物馆以及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在中铁墩屿开展中华凤头燕鸥人工招引和种群恢复项目。那一年,大学刚毕业的丁鹏自告奋勇报名,成了岛上的监测员。这个来自大西北的小伙一干就是十年,从一个青涩大学生成为如今保护区里的主心骨。那年,他在荒岛上等待了6个月,引来19只中华凤头燕鸥。十年,青年与海,在这里交融,青春与鸟,在这里书写着怎样的故事?

  循着叽叽喳喳的鸟鸣声,记者来到监测屋,两位文静的女生迎了上来,她们是今年上岛的第一批志愿者。丁鹏告诉我们,从2017年起,共有26名监测志愿者在岛上完成了守护任务。他们经过报名、面试等层层选拔,来到这里,进行这份富有诗意却十分辛苦的工作。

  来自山东的赵子梦,学的是英语专业,因为爱鸟,时常参加鸟类观察和保护活动,有幸成为这里的志愿者。她指着面前的场地说:“上周我们刚上岛时,丁鹏老师带着我们先把场地清理出来,放置了200多只与中华凤头燕鸥同样大小的假鸟和鸟声回放系统,招引中华凤头燕鸥在岛上栖息繁殖。”

  记者看到场地上满是燕鸥,嘀咕了一句:“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燕鸥,怎么就被说成极度濒危了?”一旁的志愿者韩臻听到后,告诉记者:“中华凤头燕鸥,嘴尖黑色,翅膀的颜色相较于大凤头燕鸥,更偏浅灰。那些嘴尖没有黑色的是大凤头燕鸥。”按照这个辨别方法,记者惊喜地发现了它们的不同。丁鹏自豪地说:“2022年,这里引来93只中华凤头燕鸥,创全球监测最高纪录。2023年,目前已监测到70多只成鸟,今年成鸟数量有望提高。”

  晚上,记者和志愿者煮了一锅热腾腾的方便面,饭后在监测屋,通过监控画面实时观测中华凤头燕鸥的情况,直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一天的工作。此时,记者发现手和脚腕被山野里的蚊虫叮咬后,起了连片的红疹子,瘙痒难耐。早上六七点洗漱过后,两名志愿者就要分工合作,一人前往观鸟屋进行监测、拍照、记录,另一人则盯着监控实时画面,数数量、写日志……

  监测观察一天是不难的,坚持守望十年是非凡的。如今,中铁墩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中华凤头燕鸥繁殖栖息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中华凤头燕鸥;舟山;神话之鸟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