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亚运会视觉形象设计总监。曾主持北京、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广州、成都天府新区、西安、杭州等百余座城市与乡村的色彩规划编制,也曾主持杭州市城标、G20杭州峰会logo和金砖五国峰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标识的设计评审与深化修改。杭州亚运会筹办期间,参与组织、指导、把关了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整体视觉形象体系设计,包括会徽、吉祥物、体育图标、核心图形、色彩系统、火炬和奖牌等系列关键的亚运视觉形象。
浙江在线6月9日讯(记者 沈听雨)会徽“潮涌”、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吉祥物“江南忆”组合、核心图形“润泽”与色彩系统“淡妆浓抹”……杭州亚运会脚步渐近,这段时间,这些亚运美学元素在浙江各地大街小巷不断增多,让越来越多人在不经意间就跟亚运来一场美丽邂逅。
亚运会是体育和文化共同的盛会。回望历届亚运赛事,当赛场上的竞逐尘埃落定,赛场内外的文化风姿仍历历在目。杭州亚运会,也要向世界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从2018年杭州亚运会会徽面向全球开启设计方案征集至今,宋建明在一系列亚运美学作品创作中从未缺席。
“展现亚洲风采、彰显中国特色、体现江南韵味,这是杭州亚运会在视觉形象设计中遵循的三个准则。”宋建明表示,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这就意味着要在设计中体现出多元包容的亚洲文化特质。更重要的是,如果说北京亚运会时是要让世界认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面貌,广州亚运会时是要展现中国取得的新成就,那么此次的杭州亚运会则是要让世界看到当下中国发展阶段应有的从容、自信的风貌。同时,立足于东道主本身的气质,还要能彰显具有诗性意味的江南美学特质。
宋建明回忆起曾经评选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时,评审们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不断审视斟酌,经过一轮轮评审,分类与比对,好中选优,作品从4633件到182件、46件、14件、10件、4件,直至最终的那一件。“作为杭州亚运会最重要、最直接的视觉形象元素,吉祥物要能够反映杭州亚运会的总体风格,还要富于创造力、具有亲和力,加上吉祥物的特殊性,作品今后制作的材质、三维呈现效果以及是否有广泛的市场开发空间等因素也要考虑。”宋建明说,因此需要从主题性、艺术性、创新性、技术性、亲和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还要既能被大众普遍喜爱,又能得到国内外设计同行认可,既要传承传统文脉,又须符合国际审美潮流。
于是,我们看到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的三个形象,分别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京杭大运河这三大杭州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了主办地厚重的人文历史,诗性意蕴和当下人们崇尚的慢生活,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向往。同时,还有聚焦于“钱江潮水”概念的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的主体图形,既有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和奔竞不息的体育精神的象征,也是能够代表杭州这座城市人文特质的符号。而杭州亚运会色彩系统“淡妆浓抹”设计灵感则出自于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可以说,每一次亚运视觉形象的发布,都是杭州亚运会在这一方世界瞩目的舞台上呈现的一场中国文化艺术的献礼,也是浙江作为东道主文化魅力的又一次展现。
让宋建明更感欣喜的是,当这些亚运视觉形象元素被应用到城市端、赛场端、产品端等后,都显现了不俗的效果。有人说,仔细品味杭州亚运会的视觉形象设计,总能于细节处发现很多点睛之笔。
当然,要做的事还有许多。宋建明陪同记者来到设立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杭州亚运会艺术设计研究中心,这是由杭州亚组委和中国美院共同成立的,专门针对杭州亚运会视觉设计、艺术衍生品研发设计等进行咨询和策划的研究中心。“大到城市景观,以及会徽、吉祥物等的发布,小到册页的图文打印,亚运美学文化需要以各种各样的载体或形式出现,这些都需要规范成一个标准的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我们构建一套从宏观到微观的管理体系,来适应杭州亚运会落地的规则和标准。”宋建明说,目前大部分的设计与营造导则等都已进入实施阶段。但在真正落地过程中,如此庞杂的形象营造工程难免会有个案需在细节上进行协调和完善,因而还有少量的工作在继续。
“其实,杭州亚运会延期的这一年,给了视觉设计与管理团队更多灵感。”宋建明说,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更加精益求精,打磨出更高质量的作品,也能让这些作品落地到实际生活中时,呈现出更好的效果,这对于杭州等城市文化品牌的提升很有帮助。
宋建明还有更大的愿景。他希望通过杭州亚运会整体美学文化的塑造,能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美育水平,“这个时代的审美不仅是本地化的,更是国际化的,真正美的东西是能引起大家的共识的,我也希望通过本届赛事,让更多人认识杭州、浙江和中国的文化之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