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当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本报今起开设《关注就业季》专栏,反映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进展成效,敬请关注。
浙江在线6月29日讯(记者 姜晓蓉)2023届高校毕业生离校在即,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冲刺期。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40余万人,较2022届增加2万余人。为助力毕业生更好更充分就业,我省各高校强化就业指导,通过专场招聘、职业规划指导、面试培训、直播推荐等多种举措,努力解决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的“急难愁盼”。
“化学化工行业的单位比较繁杂,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材化高专场招聘会后,很快就锁定了几家心仪的单位。”近日,浙江大学化学系硕士毕业生叶同学在专场招聘会上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人力资源主管面对面交流,并投出了8份简历。
依托学校十大就业战略指导平台,浙江大学发挥学科特色,按领域组织了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医药大健康类等多场招聘会,参会单位覆盖行业众多分支,满足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高校还利用互联网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和指导,更加精准便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供“一站式精准就业服务”,重点打造职业测评室、生涯咨询室、就业指导室、简历优化室、笔试优化室、面试优化室六个线上工作室。记者在该服务平台看到,学生登录后就能获得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形象礼仪指导、笔试和面试优化、就业手续办理等各项服务。
服务平台中的面试优化室,可以让学生在正式面试前进行模拟训练。“我缺少面试实战经验,面试优化室可以根据我的模拟表现提出建议。”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徐叶豪同学说。
近两年,不少用人单位将面试安排在线上进行以提高招聘效率。然而,在准备线上面试的过程中,有毕业生遭遇了“物理空间”的难题。为了给毕业生求职提供便利,浙江师范大学特地开设了毕业生求职专属的“网络面试直播间”,直播间内补光灯、手机支架、电脑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此外还配有化妆台、职业装,甚至还有食物补给区。
在校园招聘中,信息不对称是困扰用人单位与求职学生的一大难题。如何破解?各高校也进行了探索。
浙江工商大学在2023届毕业生中选聘157名“就业领跑员”,领跑员收集汇总就业信息后经学院审核,把与本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推送给班级同学,实现岗位精准推荐,打通了就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在班级群就可以接收到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信息,减少了自己搜集信息的时间成本。”该校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刘宇畅告诉记者。
浙江农林大学十余名毕业班辅导员则走进直播间,在线向用人单位介绍学院特色,推荐符合岗位需求的优秀毕业生。直播一结束,就有多家企业咨询相关毕业生的详细情况。
中国美术学院在常规促就业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借力自媒体,利用毕业创作展的天然流量,出台相关措施。学校与抖音和小红书平台合作,导入近两亿的流量,鼓励二级学院和毕业生制作推介毕业生的短视频,邀请两大平台的技术人员来校进行技术辅导,发掘和扶持艺术新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毕业生离校前,各高校要对未就业学生进行全面摸排,了解学生就业意愿,对有就业意愿的学生继续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做好离校不断线服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