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绿水青山也能申请专利?国家林草局答潮新闻

字体:
—2023—
06/30
15:36:50
2023-06-30 15:36:50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刘晨茵

  6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

  潮新闻记者提问:我们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能否结合乡村振兴,介绍一下林草知识产权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效?

  对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龚玉梅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对于林草知识产权来说,与乡村产业结合最为紧密。国家林草局一直在思考林草植物新品种如何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高质量发挥森林“四库”功能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林草局答潮新闻提问 记者刘晨茵摄

  龚玉梅介绍,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科技成果实现强农富农兴农惠农的重要途径。所讲的专利技术强农和植物新品种惠农,就是运用政策、资金、市场等手段,推动林草专利和植物新品种转化应用时产生的效益,能更多的流向我们的农户,这里面的效益就包括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所以我们在实施林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过程中,主要是以林草专利和新品种创制为抓手,结合区域特色资源,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渠道,实现专利技术强农和植物新品种惠农。”

  龚玉梅举例,国家林草局在总结林草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项目时,发现很多林草专利技术在强农惠农中效果非常突出。例如在贵州荔波实施的黑木耳挂袋栽培专利技术,很大程度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栽培效益,很好解决了烂耳和下雨天无法采摘的问题,单位面积土地栽培黑木耳菌棒的数量是地摆模式的5—6倍,每栋黑木耳大棚实现总产量1000多公斤,总产值达到10多万元。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会现场 记者刘晨茵摄

  同时,林草新品种在“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上也在逐步探索实施路径,有的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开辟产业新领域;有的通过种植特色经济林木,使农民鼓了钱袋子。比如河北宽城县艾峪口村因种植板栗新品种推进板栗产业快速发展,树立起“京东板栗第一村”标志,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余元,年总增收200万元以上,真正达到新品种惠农的目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绿水青山;国家林草局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