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31年老书店关门 读者不舍:它是这座城市发着光的岛屿

字体:
—2023—
07/07
14:09:50
2023-07-07 14:09:50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徐坊 共享联盟·湖州 项飞

  7月5日晚7点半,见到沈毅,他刚和爱人从外地考察回到家,晚饭都还没来得及吃。

  三天前,沈毅夫妻俩经营了31年的博学书店关了。之后几天里,他没有休息,去了上海、江苏等地考察调研。“这些年每天都呆在书店里。趁着这次闭店,我们去更远的地方,看看其他地方实体民营书店的经营模式。如果可能的话,还想重新再来一次。”

  和博学书店一样,近年来,众多实体书店遭遇诸多困境,或被迫改变销售服务方式,或无奈转型,还有不少不堪负重而倒闭。

  “尽管心有不舍,但也是无奈选择。3年营业负增长,实在吃不消了。”有老读者打来电话,沈毅解释道。

  沈毅说,这几天,专程打电话来告别的人很多很多。还有很多人专程赶到店里,就为了和他拍一张照片,让他在书上签一个名。最让他感动的是,有人因为回不来,委托家长专程送来了一封感谢信。“惭愧,感觉太隆重了。但是也特别感动。”

  过了晚上9点营业时间,还有顾客陆续走进店里。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家书店,引来如此隆重的告别?在沈毅和博学书店的故事中,我们找寻答案。

  航行31年的“书船”

  沈毅把博学书店称为“书船”,航行了31年,如今靠岸了。

  这艘船从府庙的一个小书摊起航。

  沈毅说,自己从小喜欢阅读,家里有很多很多书。看完了,很多书也就闲置着。父亲提议:不如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

  抱着这个目的,当时还是某企业员工的沈毅,利用下班时间在府庙摆了一个小书摊。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带去的书很受欢迎,有人看了就直接买去。第一天,他收获了13.5元。“当时特别开心,因为我自己读的书,被人买去,是莫大的认可。”

  在沈毅的小书摊里,总能找到很多有趣的书,慢慢地,积攒了很多“铁杆粉丝”。

  开一家有味道的书店,很纯粹的那种,60-70%都是精选图书;在书店里适时地办一些沙龙,和读者互动。这是沈毅“理想”中的书店。

  大概是出于对纸质书籍的热爱,也为了给自己圆梦,沈毅把小书摊做成了实体书店,夫妻俩既当老板又是店员,认真为大家选书,光顾的客人越来越多。

  沈毅和爱人在书店合影,从书摊到书店的31年,夫妇二人一直与店为伴。

  沈毅的微信名为“文化搬运工”。他说,书店是个台阶,站在上面你可以看到更大的文化风景。他也是推荐书的“高手”,每当读者走进书店,他都会热心推荐。在获得读者的反馈和认可后,经常会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2000至2010年,是书店经营的黄金时期。“朋友如果来店里看我,来了就走不掉了。帮我理书、装袋、打下手。”沈毅说,人民路上23平方米的小空间,承载了博学书店最“高光”的时刻。“那时人爱看书,好作品也多,书店生意自然好做。”

  这些年,博学书店多次搬迁,从府庙、到临河路,再到现在的狮象弄,这处店是沈毅最满意的,2017年重新装修升级后有近4万册书籍,抵得上一个小图书馆。有读者笑称它为“博学书殿”。

  多年来,夫妻俩每天早上9点开门,晚上却经常要到11点多才能关门。这里是当地很多艺术家和作家的据点。“还有一些书友每天都来,一直待到打烊才走。”

  朋友在店里和沈毅聊天

  沈毅说,以前开书店还能赚些小钱,虽然辛苦,但除去日常开销到年底还会有点结余。对于从企业员工转型到书市的草根经营者来说,这份保障已经挺满足。

  2010年之后,电子阅读的兴起,碎片式信息的爆发,开始分流读者纸质阅读的时间。电商网络的兴起,更是对线下传统书店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连续多年营业负增长,能想到的招儿都用了,必须接受现实。”沈毅说,如果从商人的角度来说,2019年就应该“踩刹车”,但最后情怀占了上风,他不死心,选择继续坚守引领城市一脉书香。为了把书店经营下去,他卖了自己唯一的房子,支付了书店的房租,还整合资源搞创新经营,引入了驻店艺术家,举办了文化沙龙、增加过休闲咖啡吧,但依然很难吸引主流年轻读者的到来。

  来自读者的感动

  博学书店在湖州市区的知名度很高。闭店的消息发出后,博学书店迎来了多年未见的读者高峰。

  很多读者在购书后,和沈毅合影留念。

  有人带着妻儿走进书店,寻找曾经的自己;有人专程赶来,买书后,让沈毅在书上盖章签名,并和他合影留念;有人和往常一样走进店里和他喝茶聊天;还有在上海读博士的读者,自己赶不回来,特地委托妈妈来店里买上一本书,并送上了“感谢信”:

  “想对博学书店沈毅老师和夫人道一句诚挚的感谢。两位老师与博学书店带给了读者太多的精神补给,也为我们创造了撰写个人故事的空间。数字背景下,纸质书与实体书店的发展本就步履维艰,能于方寸坚守初心而怀广博之义,可谓是一种英雄主义。”

  这家书店承载了很多湖州人的温暖记忆。

  “一般我想找有趣的书,就会来博学书店。”“初高中时,博学书店是我们每周末出门接头的最佳场所。”“大学带外省同学来湖旅游,吃完饭想不出去哪儿玩,最后很自然地带去了博学书店。”

  这家书店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阅读往事。

  上世纪90年代,书店销售的主流是武侠和言情小说,金庸梁羽生的作品深受男性独自喜欢,而三毛、琼瑶、岑凯伦、席娟等作家的作品深受女孩子们追捧。此外,随着大众阅读的兴起,外国文艺、古典文学和纯文学的书籍也深受读书人的喜爱,一直以来都是书店的畅销书。

  2000年之后,韩国小说、网络文学和奇幻小说的加入,让阅读市场更加丰富多元。

  每一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也都会在湖州带来阅读的热潮。

  书店内的小人书,将读者带回童年时代。

  沈毅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象征和价值取向。书店就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对于实体独立书店而言,更像是散落在城市里的一颗颗珍珠。每一家风格迥异,却拥有不可替代的城市气质。

  对于沈毅来说,这也是他一直追寻的文化理想。“走进书店看城市,文化的感染力有时比景色更美。”

  未来还想走得更远

  这几天,沈毅住的地方堆满了各种“杂物”。有桌子、书架,也有竹子、绿萝、紫藤。这些都是书店里的“老朋友”,陪伴了夫妻俩很多年,不舍得扔掉,便尽可能地都带回来了。

  “31年离场不算失败。”在上海读研的女儿对沈毅说。

  连日来,老读者们让沈毅倍感温暖。哪怕现在已经闭店了,很多得到消息的读者都会给他打来电话。“这是没想到的。有可能的话,我想走得更远。”

  他想尽最大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圆满。几天的走访下来,他也进一步看清了现实:纯粹的实体独立书店真的很少很少,要么倒闭,要么为了生存,转型卖教辅书籍为主。

  在实践中,他已经发现了独立书店的不少短板,比如,独立书店图书价格在电商面前没有优势;人流的不足,导致独立书店里配套的咖啡等新业态经营无法走量;办活动对于书店的营收增长真的是微乎其微……

  在媒体报道中,他也看到了一些新的探索方向,比如一批主题书店正在向市民文化休闲中心转变,一批专业书店正在向知识分享中心转型,一批新型书店结合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在向智慧书城和数字化体验馆迈进……

  满城书香,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实体书店的兴衰,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经营问题。如今,这位“摆渡人”累了,想歇歇了。期待有一天他重新找到目的地,驾驶他的“书船”,再度起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湖州;书店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