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大山里开办音乐美食街

安吉打造多元乡村“夜经济”发展新图景

字体:
—2023—
07/31
15:03:42
2023-07-31 15:03:42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杨君左 通讯员 陈继文

  小吃集市、摇滚乐队、晚会表演、非遗文化……夏天的夜晚,位于安吉县报福镇景溪村里的山民文化街——黄浦江源·十里景溪音乐美食街热闹非凡。

  “以往来山里避暑,天一黑就没地方去了,现在大山里有这样别具一格的山民文化街,可以品尝山里的小吃,感受当地的非遗文化,真是太开心了。”近日,陈先生一家三口从杭州到安吉来避暑,就住在文化街对面的民宿里。

  据景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大伟介绍,今年在黄浦江源旅游度假区和报福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景溪村充分发挥乡村生态优势,打造出了乡村“小夜市”,发展山里的“夜经济”。“这不仅为附近的村民和游客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美食消费体验,还满足了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需求。”黄大伟说。

  要在大山里打造一条网红街并非易事。今年以来,景溪村对原有的山民文化街进行改造提升,扩建固定店面至30余间,积极招引新乡贤、大学生创业青年及本地村民入驻,开起了购物、咖啡、酒吧、烧烤、小吃等百余个产业项目,渐渐形成了新街的规模。这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的同时,也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今天奶茶、烤串都卖得比较好,一天能卖七八百块钱。”景溪村村民王仁荣说。据统计,新街首期开业三日,活动人流量日均已突破1万人,日均销售额近10万元,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新媒体平台的关注,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总浏览量已破百万。

  在安吉报福镇,像王仁荣一样从农民华丽转身做旅游经营的还有很多。近年来,该镇着力推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丰富夜经济消费业态、开展特色夜间活动、强化规范管理上下足了功夫。以乡村公园、商圈、步行街为载体,报福镇打造集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赏为一体的多元化乡村“夜经济”发展新图景,有效拉动了乡村内需、促进了消费。依托夜经济的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报福镇全镇已发展农家乐200余家、民宿宾馆70余家,形成以党组织为纽带建立的6家“共富工坊”矩阵,串联户外露营、森林康养、科普研学等10余种旅游产业集群,带动1200余名村民就业,实现村民人均年增收1.5万元。

  安吉县报福镇党委书记徐聪表示,接下来,报福镇将积极融入黄浦江源旅游度假区建设,不断丰富“春赏花”“夏嬉水”“秋开竹”“冬过年”的四季农事活动,不断开拓多种业态,完成打造“报福开竹”“报福新山市”“景溪五福”等特色品牌,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不断推进乡村绿色经济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安吉;音乐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