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高端制造业成为年轻人就业新风口?

字体:
—2023—
08/04
11:15:16
2023-08-04 11:15:16 来源:嘉兴日报 见习记者 徐佳叶

  又是一年毕业季。

  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根据央视《毕业季看就业》最新数据,今年毕业生期望去制造业相关领域就业的占比为8.1%,在14个行业大类中增幅位居第一,其中高端制造业尤其受到青睐。

  这不禁让人感到意外。

  毕竟在过去,提起“制造业”,人们想到的大多是“流水线”“拧螺丝”这样的词语,自然对行业前景没有太高期待。而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开始将高端制造业作为意向行业,这是否表明,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端制造业正在成为就业新风口?

  一

  其实,高端制造业在去年的春招中就已经惹人关注。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高端制造业招聘需求增长迅猛,招聘规模同比增长40%。其中,工程技术类岗位的招聘规模同比增幅达到77%,成为就业市场亮点之一。

  位于桐乡经开区的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来来往往的很多是二十几岁、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是某个生产车间的负责人,或是一个部门的掌舵者。作为一家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华友钴业较早享受到了“年轻人偏爱高端制造业”带来的招聘红利。

  据统计,2021年以来,仅通过校招进入华友钴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就超过了3000人。随着锂电行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华友钴业2022年新增员工近2万人,预计今年新增员工约1万人,目前招聘进度已完成70%左右。

  除了量的提升,华友钴业的人才招聘更迎来了质的飞跃。近两年时间内,华友钴业吸引了近200名“985”“211”院校的毕业生,其中有近50名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对此,企业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张振宇的感受是:“这的确出人意料,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下年轻人的想法,他们渴望把所学转化成所用,所以他们会把高端制造业作为择业的主要方向之一。”

  实际上,不仅在锂电新材料行业,生物制药、工业自动化、集成电路、光伏等行业的应届毕业生从业人员也有了显著增长。在猎聘《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中,应届生职位同比增长较明显的TOP5一级行业为能源/化工/环保、医疗健康、汽车、机械/制造、电子/通信/半导体,其中能源/化工/环保同比增长42.30%,增速最高。

  “高端制造业成为就业新风口”的趋势也反映在嘉兴学院2023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中。据嘉兴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截至目前,2023年嘉兴学院应届毕业生中,去往包括高端制造领域在内的制造业企业的学生人数为500余人,占签协议和劳动合同学生人数的27.28%。

  二

  事实上,这看似在意料之外,但细细想来又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近年来,传统制造业纷纷转型,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今年嘉兴“新春第一会”提出推动嘉兴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创新强市”的目标,为嘉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找出了一条赛道。此外,去年以来嘉兴在全省率先开展制造业“两化”改造工作,瞄准“数字赋能”“节能降碳”两条赛道,为企业转型和产业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嘉兴规上工业总产值1.42万亿元,在省内仅次于杭州、宁波。其中,规上数字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实现3380.16亿元,同比增长25.2%;营业收入3621.52亿元,同比增长24.7%,在工业营业收入中占比24.6%。

  从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和经济数据中可以看到,制造业正在摘掉那顶名为“传统”的帽子,借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等变革与重塑之机,走在产业高端化的转型升级之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趋势之变亦带来人才需求之变、人才流向之变。

  根据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将达到9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为450万人。从细分领域来看,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转型,制造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据BOSS直聘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过后,制造业企业品牌类岗位的招聘活跃度同比增长92%,研发类岗位增长96%。

  譬如,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于2021年共同建设新型研究机构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其中专门设立数字安全创新中心,目前该中心已经吸引了60名硕博人才加入。针对嘉兴当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需求,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正与当地多家企业深入对接洽谈合作项目,积极拓展合作空间。

  除此之外,高端制造业企业对于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例如,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对于智能化研发人才,热泵、电机电控等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研发人才,具备多年整车制造经验的高技能工人的需求持续增大。央视《毕业季看就业》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3D打印工程师、材料工程师、维修工程师等技能型人才的招聘需求比一季度增长了约20%,交叉学科人才较为紧缺。

  在企业招聘需求上升的同时,应聘者的求职心理也在逐渐转变。随着互联网行业增长放缓,行业降本增效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求职者开始感受到,互联网行业的暴富“神话”不再,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中,求稳成为许多人就业的主要考虑因素。在此背景下,选择高端制造业这条尚未变得那么拥挤的赛道,在行业内不断深耕,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三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厂上班的现象表明,人们对制造业的刻板印象已经在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制造业“招工难”依旧存在。

  对于不少应届毕业生而言,制造业依旧是就业的最后选择。前段时间,杭州临平某传统机械类上市企业开出1.2万元月薪招聘应用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半年时间仅招到两名毕业生的新闻登上热搜,引发热议。其中,既有招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有企业需求与人才求职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破解制造业“招工难”问题?

  在嘉兴,企业、学校、政府等各个主体正在全力推动解决这一难题。企业端方面,华友钴业不仅为企业员工提供了行业领先、区域领先的薪酬水平,同时也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为员工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形成“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合众新能源则于2019年构建并落地了以任职资格体系为依托的专业人才认证晋升机制,每年组织任职资格晋升,为各个方向的企业人才提供纵向发展空间和晋升阶梯……

  学校端方面,嘉兴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很多学生对制造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现在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发展得很好,各方面待遇也不错,学生可以在企业更好地应用和发挥所学。

  为了更好地架起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破除认知壁垒,嘉兴学院正全面推进2023年度浙江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重点支持数字经济、“互联网+”、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数字文创等方向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据统计,近年来,嘉兴学院年均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00余场,访企拓岗200余家,为毕业生提供岗位供给达1:12。

  政府端方面,2023年嘉兴市以多种方式精准开展高层次人才招引工作,做到全过程需求、邀约、落地精准化,有效破解企业引才难题,重点面向科研院所、上市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开展走访调研,征集各类人才需求信息,形成300余个硕博岗位详细评估报告,精准定位人才。

  此外,嘉兴还于今年3月出台了《坚持“四敢争先”打造工匠之城助力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计划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举办技能竞赛300场以上,遴选新时代嘉兴工匠1900名,到“十四五”末,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数量超过46万人,占技能人才比例超过35%。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在制造业企业纷纷驶入转型升级“快车道”之际,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高质量人才加入。而他们,将用自己独有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书写、重构“大国工匠”的意义,书写“中国智造”的新叙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制造业;年轻人;就业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