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自家孩子就能随意殴打吗?衢州一家长因此被判了刑

字体:
—2023—
08/07
10:52:05
2023-08-07 10:52:05 来源:潮新闻 共享联盟·衢州 龚诚良 通讯员 章旭琪 戴迅 编辑 梅玲玲

  在日常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家长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对孩子较为严厉,有的家长甚至还会打骂孩子。但是,自家孩子就能随意殴打吗?答案显然是不可以的,一旦孩子的身体因此受伤,且伤情达到一定程度,家长可能会构成犯罪。

  近日,柯城区人民检察院就对这样一起涉嫌故意伤害罪案件依法提起公诉,被告人王某因打伤其儿子小王,被柯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

  小王今年11岁,现就读于柯城区某小学。自进入青春期后,小王就出现了叛逆表现和一定的行为偏差,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文化水平不高、易怒的王某,对儿子小王的教育方式较为简单粗暴,曾多次殴打小王。

  2023年2月的一天,王某无意中发现小王没有认真学习,而是在玩手机游戏。王某瞬间情绪失控,开始打骂小王,甚至踢踹小王头部,结果导致小王眼眶骨折。小王的伤情经鉴定构成轻伤。

  王某的家人难以忍受王某长期采用暴力方式教育小王,于是选择了报警。案发后,因王某属于刑满释放五年内再次犯罪,公安机关遂依法将其刑事拘留,并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柯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发现,王某多年前与妻子离婚,其儿子小王从小跟着奶奶生活,王某因入狱服刑无法陪伴在身旁,给小王的成长留下了很多的缺憾。小王对承办检察官表示,他很想念父亲王某,希望父亲能尽早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承办检察官经调查和综合考量认为,该案不能一捕了之。为了不让父爱无法陪伴的情况在小王的成长过程中再次发生,柯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充分考虑案件特殊性和王某的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上,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最终决定对王某不批准逮捕,同时发出《督促监护令》,要求王某充分认知其在监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强化家庭感情沟通,改善与小王的父子关系。

  与此同时,承办检察官还联合柯城区育家幸福工作室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家庭走访、参加家长课堂、每日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对王某进行了一对一的督促和指导,竭尽全力为王某提供帮助。

  经过三个多月的督促指导,如今,王某的教育观念已有了很大转变。“我是个‘大老粗’,因为不希望儿子长大后和我一样,所以望子成龙心切。但是以前的我不知道该怎么正确教育孩子,面对孩子的叛逆表现选择了粗暴打骂和压制。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指导,我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和儿子的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最让我开心的是,儿子的学习表现最近也有了很大提升。”王某表示。

  虽然检察机关依法对王某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但王某将小王殴打致轻伤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案件起诉后,柯城区人民法院综合考虑被告人王某在督促监护期内的表现和小王未来的成长,经审理采纳了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于近日以犯故意伤害罪依法对王某作出了上述判决。

  “案件已经判决,但督促不会因此结束。孩子的成长需要充满爱、尊重和支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道关卡,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在缓刑考验期内,联合法院强化对王某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这对父子共同健康成长。”承办检察官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衢州;殴打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