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栉风沐雨,20年砥砺奋进。
在“八八战略”的正确指引下,全市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系统性蝶变。2002年至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422.5亿元跃升至38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0.2万美元增加到1.68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25缩小至1.61,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不断提升,“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全面打响。
20年来,湖州用一次次成功实践在浙江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事实证明,“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实践伟力和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一
盛夏的安吉余村,山水清丽、景色宜人,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来这里休闲度假。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考察,充分肯定村里关停矿山、水泥厂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余村发展指明了方向。10多年来,余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精品民宿、网红咖啡馆、数字游民公社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余村从一个山区落后村,蜕变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把“美丽山水”转化为“美丽经济”。
余村的蝶变,是全市上下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的缩影。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湖州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创新变革,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借鉴商业银行“零存整取”做法,湖州探索生态资源转化模式,把需集中保护开发的耕地、园地、林地、湿地以及可供集中经营的村落、集镇等资源资产,经摸底、确权、评估后整合推向市场;探索开展竹林碳汇交易,推动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化;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构建立法、标准、体制、数智、理论“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如今的湖州,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唯一国家生态区县全覆盖的地级市、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
二
“八八战略”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位于长三角地理中心的湖州,如何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此给予特别指引,要求我们进一步在杭宁城市带中做大做强,发展成为枢纽城市、节点城市。
这些年来,湖州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有利契机,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全力打造长三角枢纽门户之城。
从2013年湖州建成首条高速铁路——宁杭高铁,到开通商合杭高铁、湖杭高铁,以及全速推进的沪苏湖高铁、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杭德市域铁路等项目,湖州加速构建联通全国的“十”字型高铁骨架网络。近年来,湖州还积极推动构建30分钟通达上海、60分钟通达长三角主要城市、90分钟通达长三角所有地级市的“369交通圈”,聚力打造长三角重要贸易枢纽和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
凭借良好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如今的湖州,正加速建设包括南太湖新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在内的“2+8”高能级产业平台,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物流装备、半导体及光电、工程机械、合金特材、生物医药、地理信息、数控机床八大新兴产业链,加快从长三角地理中心迈向长三角发展高地。
三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调研时指出,“这里的发展后劲潜力,我也很看好,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让湖州广大干部群众倍受鼓舞、倍增干劲。
为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热情,去年6月24日,
湖州启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
一年多来,全市上下开展区县比贡献、部门比服务、镇街比实绩、企业比发展、干部比担当、群众比风尚的“六比竞赛”;创设全媒体监督栏目《看见》,持续“看见”民之所盼、民之所急,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每周三,市区县联动召开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迭代升级“12345政府阳光热线”,用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谋划实施区县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和扬长补短双月会,通过一个个点位的持续变化、一项项短板的持续补齐,推动全市域系统蝶变。
在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的加持下,湖州的热力值加速释放。近年来,吉利高端纯电车型、方正电机、卫蓝固态电池等一大批百亿级项目相继成功落户,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在“与湖州·共未来”投资合作洽谈会上,现场签约96个项目,总投资达1143亿元;湖州未来大会吸引了173所高校、1.3万名大学生来湖,达成入职意向6233人,签约人才项目216个。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迈上新时代新征程,湖州将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方位展示自然生态之美、经济发展之美、开放自信之美、地方人文之美、社会和谐之美、民生幸福之美、政治清明之美、干部勤廉之美、大众奋进之美,努力成为美丽中国的集成之地、浓缩之地、经典之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