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场已经销售5000多公斤的鲈鱼,上门收购价是每公斤32元。”8月7日,在衢江区全旺镇岩头村,衢江区山青家庭农场负责人徐明飞告诉记者,目前农场还有10万公斤左右的鲈鱼将陆续上市。
记者看到,山青家庭农场的地上整齐排列着90余个蓝色圆桶,每个圆桶直径是6米、深约1.5米。只见农场员工将饲料撒到桶内,原本平静的水面顿时翻腾起来,一尾尾鲈鱼张嘴争食,呈现一番欢腾的景象。“去年5月初,农场引进陆基圆桶养殖技术,一个桶内可养殖1000公斤成鱼,产量是传统池塘养殖的十几倍,大约能获利1.5万元。”徐明飞说,迄今农场已经投入300多万元。
陆基圆桶养殖是一种新型低碳高效的水产养殖模式。它是采用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模式,通过进水、增氧、排水、测温、尾水处理等控制系统,实现水循环利用“零排放”,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水质。
徐明飞介绍,运用实时监测数据,不仅解决了传统养殖方式占地面积大、养殖的地域有限、产量低等问题,还做到了鲈鱼的生长环境可控,大大降低鱼的发病率、死亡率,“每个桶保持一周至少换一次水的频率,一旦发现病鱼,能第一时间消杀,有效避免大面积感染死亡。”
陆基圆桶养殖的优势不仅体现在高产量,还体现在生态化循环利用上。传统池塘养殖,有大量鱼类排泄污水。徐明飞在参考了其他养殖基地常见的加装排污系统、尾水处理等净化系统基础上,因地制宜摸索出一套适宜农场发展的生态化养殖模式。
“首先,通过净化系统转化尾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分解有害物质,然后排入农场内原有的池塘中,利用池塘里养殖的花鲢等,吸收和滤食尾水中的富余氮磷等物质,实现二级生态净化作用,最后又抽回圆桶进行循环利用。”徐明飞说,通过科技化、生态化养殖,农场从鱼苗投放、养殖管理到成鱼捕捞,既节水又节省人工。员工每天只需喂料和观察水质变化,一个人能管几十个桶。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摸索,山青家庭农场陆基圆桶养殖鲈鱼已初见成效。“桶里的鲈鱼,每尾重约0.5公斤,完全可以上市了。”徐明飞说,他养鱼已经15年了,今年农场还建了一个循环水养鱼车间,正在摸索鱼苗繁育技术。
陆基圆桶养鲈鱼成功后,山青家庭农场已经接待了一批批前来参观、取经的人。目前,该养殖模式已经推广到衢江区黄坛口、莲花、太真等乡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